武则天时期,洛阳皇宫的一个拐角处每天都站着两个宫女,至于他们什么安排在哪里站着,站在那里干嘛,是没有人知道的,反正就天天站在那里,后来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大家才开始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
追溯原因才发现,在很早以前修建洛阳皇宫时,因为油漆未干,派了两个宫女站在那里,提醒大臣们不要蹭到油漆,虽然后来油漆干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常见,比如你可能听人说过过夜的水不能喝,同样的问题,早上放到下午的水,他们的回答是可以喝,都是8个小时,过夜的水和白天的水真的有差别吗?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很多事,知道的很多“道理”,随着时间一长,“以讹传讹”般的就变成了约定成俗的东西,也就忘了思考当初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真的合理吗?
教育领域是不是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呢?
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和创业者,看到的现象是这样的,小孩子要素质教育,于是都去学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当然没有对于错,只是在这里想问一个问题,你有思考过为什么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吗?
同样的问题,你有思考过为什么上大学吗?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听起来都是很美好的,多才多艺就多了一份竞争力,多学多练就能考上理想中的学校,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成为社会精英….。
科学的答案是统计学告诉我们的,读过大学的人和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不一样,这是个概率问题。
那问题又来了,统计学告诉我们上过大学的成功率高,也就是说还有不少人上过大学并没找到好工作,也没成为社会精英,我们看到的新闻,甚至一些身边的朋友的经历,都在告诉一件事,并不是上了大学就真的改变命运,且不说有些贫困家庭,为了孩子读书,寒窗十几年,最后毕业连个好工作都找不到,同时这个现象不仅仅是在中国有,在美国也是很普遍的。
为什么现在读大学没以前有用了呢?
1、大学扩招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每年本科毕业50多万人,90年代到了80-90万,2000年看后突破100万,现在达到了600万。大学学位已经不是稀缺资源。(如果40年前,你大学毕业基本就步入了精英阶层,而现在可能就是学历高一些的民工)
2、时代变化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普及,学校教授的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守着大学所学的知识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所学知识跟社会需求脱轨,学校培养人的方式没能与时俱进)
现在学校实行的是什么教育?
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回答我们国家办学的初衷,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学校,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于国难时兴办,办学初衷就是为了救亡图存,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为了学习技术,更不用说后来的学校,基本都是用于服务改革开放40年工业生产用的,小初高每个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容基本是一样的,上到大学就分别培养成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也就是技能教育,技能教育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其实给国家作出巨大贡献,也给了那些来自底层家庭孩子更多阶层跃迁的机会,但是技能教育的弊端也很明显,技能教育可以教出一个专业岗位的人才,而这个时代最大的变数是,我们上学读的专业,毕业的时候这个行业可能都没了,面对这样环境,只有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进入大学是希望孩子能够跨入精英阶层的,事与愿违的是我们大学普及的是技能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对于想培养未来精英的家长该怎么办呢?
如何培养未来精英?
提到这件事,首先需要说一下教育分层的现象(委婉的表达教育不公平),教育分层现象在美国比我们更明显:
穷人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身边的环境很难完成学业;
中产阶级为了维持住所在的阶层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全力支持孩子考上一个大学,学习一门技能;
而精英阶层他们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不是学习具体的技能,在知识上他们受到的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知识的全面性,多科学的涉猎学习,区别于分科教育的是,通识教育教出来的孩子,面对跨学科知识不会一头雾水,也就是学习能力更强,打破对未知的恐惧,因为具备多学科知识,他们思考想象的素材更多,容易触类旁通,创造力也会更强)。在能力上他们教孩子的是社交能力是领导能力,让他们的孩子成为资源整合者,关系连接者。那些精英贵族学校的孩子们,除了通识教育的学习之外,其他更多的是社交、演讲、组织活动、开趴体联谊会……培养的是孩子的眼界和协作能力。
什么样的人才具备竞争力?
1、具备某项专业技能(创造力)的人,因为不会被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技术取代
2、具备整合资源达成协作(领导力)的人,因为他们是未来世界的领袖
我们现在所学的还有用吗?
答案是不完全有用,面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况:
1、存粹为了让学一份技能,面对的问题是很难用一辈子,需要持续学习,所以要多学科涉猎知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2、为了让孩子成为未来精英,面对的问题如何培养,答案是除了通识教育之外,多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养。
PS:以上是我看到的教育问题,所以我跟我的朋友姚秉川决定在一起做一件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演讲培训,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