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思维策略的不同,正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
生活中,我们往往凭着直觉决策和行动,而且认为这种直觉和偏好很可靠。但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时,我们的大脑无法适应如此多变的环境,并且我们往往对自己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可其中存在认知偏误。
因此,我们需要《清醒思考的策略》这套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策略法”的思维工具。
《清醒思考的策略》作者多贝里依据成功价值型投资者的思维策略,以及过去40年的心理学研究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总结了52个思维策略,帮助我们逐渐调整、优化我们的大脑,改变我们的认知,提升决策力和行动力。
掌握清醒思考的策略,比学识更重要,比金钱和智商更重要。
对事实进行建设性解读,这一点与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的运转方式同飞机和汽车一样,尽管我们更希望让它变成另一种样子:可规划,可预见,无干扰。如果真能如此,那我们只需要专注于预设,专注于理想的起始状态就好。教育、事业、爱情,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出完美的规划,之后再如预期般完成目标,那该多好。然而正如你所知,生活并非如此。生活这架航班总要不断地经历气流,我们要同所有可能出现的侧风和恶劣天气做斗争。尽管如此,我们表现得却如同一个天真的、期待着好天气的飞行员一般。我们高估了预设的作用,低估了修正的作用。
如果你想塑造卓越的自己,就必须得知道卓越的你是什么样子,不过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大多数人可能对此都不太清楚。
只要“消极面”被排除,“积极面”就自然会出现。专注于“消极面”而不是“积极面”,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维工具。
请有计划地将生活中的“消极面”关闭,这样你拥有美好生活的概率便会大幅提升。
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和芒格都会首先注意那些应当避免的方面,换句话说,他们在看到“积极面”之前会先看到哪些是不该做的。巴菲特曾说:“我们没有学过如何在经商过程中解决棘手问题,我们只学过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要做到这一点,你并不需要很有才华。他的商业伙伴芒格曾说:“像我们这类没有追逐大智慧,而是努力不做傻事的人,所获得的长期收益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美好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避免说胡话、做蠢事或者跟风行动,而不是对极致幸福的追逐。令你生活富足的因素并不是添补,而是节省。
既然这个世界并没有时时刻刻强求我们遵从自身的感受,跟随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那我们其实可以同这种缺陷和睦相处。我的建议是:不要试着探究自我,不要让个人感受成为自己的指南针。
你无法通过探究自我来获得美好的生活。心理学家将这种错误的想法称为“内省错觉”,即相信通过纯粹的自我反省便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渴望发掘的元素,如生活的目标、生命的意义,以及幸福的核心等。很多作家将我们的感情世界比作一片深邃的森林。事实上,如果你跟着自己的感受踏进这片森林,那你必将迷失方向,最终身陷情绪、思维碎片和躁动感的泥沼。
对“专注点幻觉”的控制,绝对是美好生活工具箱中的思维工具之一,它会帮助你避免做出很多愚蠢的决策。如果你要比较一样东西(比如汽车、职业生涯或者旅行目的地),那你将会倾向于针对某个因素进行细致的比较,而将其他数百个因素都抛到脑后。正是因为“专注点幻觉”,你会将某个因素看得过重,你会认为这个因素十分关键,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
请站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之外观察生活,此时你就会发现,那些目前在你眼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已经萎缩成了若干个小圆点,而对生活这幅画作而言,这些小圆点几乎构不成什么影响。要想让美好的生活成为现实,我们必须时不时地通过远景视角来观察生活。
谁一旦专注于那些微不足道的事,那他便将自己的美好生活给挥霍了。
我们的大脑喜欢短期的、跳跃式的发展。我们会对高低价、快速的变化以及突发的消息做出夸张的反应,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忽视那些持续的变化。因此,与观望、思考和等待相比,我们往往会将行动、忙碌和激进看得过于重要。
“持之以恒”背后的秘密就在于此:长期的成功就像是用发酵粉做蛋糕,这个过程很缓慢,很无聊,很冗长,但它却带来了最好的结果。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你可以追逐远大的目标,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同这个目标保持一种冷静、疏远的关系。如果你盲目地追逐自己的使命,那这种执着定会让你过上悲惨的生活。
第一,你可以避免“情绪过山车”。第二,过于关注自己的威望和名誉,会使我们对那些真正能令人快乐的元素产生扭曲的看法。第三,过度关注名声会令我们精神紧张,而这对于美好生活是有害无益的。
巴菲特说过:“如果我做了什么事,别人不喜欢,但我自己很喜欢,那我会感到高兴。如果我做的事,别人纷纷夸奖,但我自己并不满意,那我也不会为此而高兴。”这便是一张完美的内心评分卡。你也应当坚守自己的内心评分卡,并用一种友好、洒脱且冷漠的态度来对待外界的褒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才是唯一关键的。
控制人格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借助自己的偶像。没有个人目标就没有美好生活。只同你喜欢且相信的人共事.
我建议你将“生命的意义”精确化,即将其区分为“生命的大意义”和“生命的小意义”。
为什么目标会奏效?一方面,有目标的人会为达到目标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目标令决策更加容易。生活是由无数个岔路口组成的,在每一个岔路口前,我们要么随性前行,要么以目标为导向。难怪那些认为财务成功“不可或缺”的学生,都选择了高薪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顾问等)。
“体验自我”是你在经历眼前这一刻时的意识。
“记忆自我”,即那些没有被意识丢弃,而是被加以保存、评价、归类的极少数内容。
很多事情过后看来都会更美好。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相信回忆的力量,因为回忆很容易出现程序性误差。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将其称为“峰终定律”。他发现,人们对事件“顶峰”(即该事件的高潮,事件进程中最激烈的瞬间)和事件“终点”的记忆是最清晰的,而其他任何内容都难以逃过记忆的筛子。
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加工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段时间,问题在于我们应当专注于哪一段。我的建议是:请为自己制订一个长期计划,然而一旦计划制订完毕,你就应当开始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当下的时光。
我们经常将大脑比作电脑,这个比喻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电脑存储的是原始信息,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而大脑存储的却不是原始信息,而是加工过的信息。同比特相比,大脑更喜欢的存储单位是“故事”。
第一,我们改变自身的速度会比想象的要快,这种变化不仅关乎个人偏好(例如兴趣爱好、最喜欢的音乐、最喜欢的食物等),还同样会涉及那些看起来似乎难以改变的方面,比如我们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
第二,我们的人生看似易于规划,实则不然。机会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第三,大脑编织的这张人生故事网,使得我们很难再抛开一切解释、背景和借口,来对单个因素进行赤裸裸的观察。借口是我们的绊脚石,令我们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四,我们眼中的那个自己,会比真实的自己更加优秀、美丽、成功、智慧。这种“自利性偏差”会令我们比理智的时候冒更多的风险,也会导致我们太过妄自尊大。
我们总是怀揣着一个错误的自我印象。真实的自己,一定会比我们脑海中的那个自己更加复杂、矛盾、荒谬。所以在别人“错误地”评判你的时候,请不要惊讶,因为你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要想了解自己最真实的形象,你必须要求助于那些多年来一直都很了解你,并且敢于直言不讳的人,比如你的爱人或某一位老朋友。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坚持写日记,并时不时地品读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相信那个时候,你一定会对自己若干年前的样子感到震惊。尽可能现实地看待自己,包括自己身上的那些矛盾、短处和阴暗面,是通往美好人生的必经之路。如果你能够看到真实的自我,那你便会有更大的机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在自己死亡的一瞬间或死前的一小时提出假设,绝对是不值得的。请相信我:那时候的情景绝对会和你现在想的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放眼整个人生,死前最后几分钟的感受可以说无足轻重。针对死前时光的思考纯属徒劳,并且会将你的注意力从美好生活上转移走。
请时刻记住一点:我们的人生很可能并不会像詹姆斯·迪恩一样在最巅峰的那一刻结束,而是会在持续数年的,从身体到精神的衰退之后结束。在患病的时光中,你的平均快乐指数肯定会比没有病痛的那几十年要低,至于低了多少,则取决于病痛的严重程度。你应当如何总结自己的一生?请不要让病痛毁掉你对整个人生的评价。宁可经历幸福的一生,然后在临终病床上挣扎几个小时,也不要糟糕地过完一生,然后再华丽地死去。衰老和死亡,这是我们必须要为美好人生付出的代价,就像吃完一顿大餐之后要买单一样。我并不打算为一顿咖喱香肠似的快餐付这么多钱,但如果在星级饭店中享受一顿上六轮菜的大餐,外加顶级的红酒,那就不一样了。
在面临生活中的困境时,自我怜悯是最没用的反应之一。自我怜悯不能改变任何事,相反,它如同一个情绪旋涡,我们在里面游得越久,陷得就越深。一旦深陷其中,人们便会很快受到妄想症的困扰,会觉得有一群人,抑或所有人,乃至整个宇宙都在诅咒自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对周围的人也是如此,他们身边的人早晚会远离他们,他人的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只要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了自我怜悯的苗头,我马上就会试着让自己游离这个危险的旋涡。俗话说得好,如果发现自己已经身陷洞中,就别再继续挖下去了。
面对当前生活中的不幸,如果你能做些什么来扭转乾坤,那就去做;如果你做不了什么,那就接受现实。诉苦只是浪费时间,而自我怜悯更是会带来双倍的反效果。首先,你并没有在这段时间中为克服困难而做些什么;其次,这种自毁行为带来的负能量会和你本身的不幸叠加在一起,让生活更加艰难。或者正像芒格在他的《铁律》一书中所写的那样:“谁如果总在想某件事或者某个人把他的生活给毁了,那么毁掉其生活的正是他自己。‘受害者’心理是最具灾难性的生活向导。”
同能力圈一样,尊严圈的范围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清楚地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
只有傀儡的生活才不会出现任何冲突。能力圈的建立需要一万个小时,而尊严圈的建立则需要一万次伤痛。
如果对外表达的内容无法令自己的内心信服,那么随着时光流逝,一个人便会慢慢变成傀儡。其他人会利用他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他则迟早会缴械投降。他会放弃抗争,扛不住压力,意志力也会逐渐衰退。谁如果在外在层面上垮掉,那么他的内心也迟早会垮掉。
尽管哲学和冥想享有无上的荣耀,但那些适用于实战的对策却对我们帮助更大。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下三个策略颇为有效:
第一,留出固定的时间,专注于你的焦虑。具体来说:找出一个笔记本,并将其命名为“我的忧虑之书”。每天留出十分钟,在本子上记下令你忧虑的一切,无论这种焦虑是合理、是愚蠢,还是模糊不清。一旦这样做了,一天中剩下的时光包含的忧虑就会相对少些,因为大脑已经知道,它的忧虑没有被忽视,而是都被记录在册。请坚持每天都在新的一页上做记录。你会慢慢发现,惹你烦忧的总是那十几个问题。你可以在周末将一周的笔记再通读一遍,并遵循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建议:“当你发现自己对某些事情念念不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想的更多,想的比直觉要求的还要多,直到这种病态的魔力自我湮灭为止。”他的意思是说,你要首先设想出最坏的结果,而后再强迫自己跳出这个思维局限。这时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忧虑都会烟消云散,而剩余的一小部分,则是我们真正要做好准备面对的危险。
第二,购买保险。保险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也是最优雅的忧虑杀手之一,其真正的价值并非事后做出的理赔,而是在事前减轻我们的焦虑。
第三,专注于工作,是应对胡思乱想的最佳疗法。令人着迷的、内容充实的工作,胜过沉思冥想,而且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能转移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真的想要持有某种观点,你该怎么做呢?抽出一点儿时间,心平气和地将它写下来。写作是整理思路的理想方式。在将观点凝结成语句的过程中,凌乱的想法会变得越发清晰。此外,你还需要参考他人的观点,尤其是那些相反的观点。在确定了你的观点后,请对其提出质疑。试着推翻自己的观点,是检验其能否站得住脚的唯一方法。
你应当为自己的精神堡垒投资,而不是把钱花在收集保时捷名车上。
智慧并不等同于知识的积累。智慧是一种实战技能,智慧能衡量我们领航人生的水平究竟有多高。谁如果能意识到,规避困难几乎总会比解决困难要容易很多,那他也一定能明白这条简单的定义:智慧就是预防措施。
事实上,生活是艰难的。问题会像雨点般从四面八方落下,命运会在前方给你挖坑,并为你的人生道路设置障碍。你不能改变这一点,但如果你知道危险潜伏在哪里,便可以采取预防措施,避开这些障碍。对此,爱因斯坦说:“聪明的人会解决一个问题,睿智的人则会避免让问题发生。”
每周花15分钟时间,集中精力思考潜藏在生活中的那些灾难性风险,而在其余的时光中,你应当将这一切都忘掉,继续快乐地、无忧无虑地生活。具体来说,你在这15分钟之内完成了“预验”的过程。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婚姻宣告破裂,自己突然破产,或者突然患上了心脏病,然后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个(假想的)灾难,一直分析到最根本的原因为止。你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则是排除那些可能的原因,避免让灾难真的发生。
如果你想帮忙减少地球上的苦难,那就捐钱吧。捐钱,而不是捐时间。除非你是一名专业的急诊医生、拆弹专家或外交官,否则不要前往纷争地带。许多人爱上了当义工这样荒唐的事,他们相信志愿工作是有意义的。事实上,志愿工作是在浪费你的价值。只有将时间投入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见第14章),你付出的时间才有意义,因为在这个领域中,你每天创造的价值是最高的。
专注力、时间和金钱,这三者对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对后两种更加熟悉。时间和金钱甚至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在学科内,它们被称作“工作”和“资本”。然而,尽管专注力在这三种资源中价值最高,对我们的成功和幸福而言也最为重要,但我们对其却了解甚少。遗憾的是,一旦涉及专注力,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犯错误。要想避免这种错误,下面几条建议尤为重要。
第一,不要将新事物和重要的事物混为一谈。我们很容易将那些聒噪的“新闻”当成真相,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第二,请避开免费的信息或技术,因为这些都是由广告资助的专注力陷阱。
第三,与多媒体有关的一切,你都应当远远避开。书籍是最理想的信息媒介。
第四,你必须意识到专注力是不可分割的,这一点与时间和金钱不同。
第五,在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中,你应当占据主动,而不是处于弱势地位。
你要做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避开各种观念形态和教条主义,特别是当它已经赢得了你的好感时。观念形态会缩小你看世界的视角,并让你做出可怕的决定,所以它注定是错的。我没听说过任何一个教条主义者能过上美好的,哪怕是接近美好的生活。
独立思考,不要让自己成为过于忠实的群组成员。最关键的是,你要远远绕开各种教条。只有尽快明白自己对世间万物并不明白,我们才能更好地明白这个世界。
思考好比手电筒,行动才是探照灯。
最好的想法都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在思考的时候。
世界对我们而言是混沌的:它密不透光,浑浊得像结了霜的玻璃。没有谁能将现实照亮,即便是我们当中最博学的人,其视线范围也只有几米远而已,而且他的视角还会受限。如果想超越自己知识的极限,我们绝不能停在原地,而是要奋勇前进。行动,而不是思考。
面临重要的抉择时,你应当先仔细思考一番,但只需要达到思考极点(思考可以获得的额外信息量已经下降到零)即可。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到达的速度有多快。一旦到了这个点,你就应当关掉手电筒,打开探照灯。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私生活中,无论你是要为事业还是为爱情投资,这条法则都同样有效。
为了获得新的信息,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如果将思考比作手电筒,那么行动则是名副其实的探照灯,它的光束能延伸到目不可及的世界。一旦我们又来到了一片陌生的奇幻之地,那我们随时都可以重新打开思考的手电筒。
深思熟虑会比主动出击更加轻松,反复揣摩会比付诸行动更加轻松。思考的风险是零,而行动的风险总会大于零,因此,我们会更偏爱思考和评论。思考者永远都不会同现实产生冲突,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失败,而行动者却有可能失败。
如果你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你便会收获经验。行动者会在失败中积累经验。
无论如何,请记住一点:你不可能通过思考来获得美好生活。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一招很少奏效,因为换位思考所需要的思维跨度太大,而我们对此的好奇心却很小。为了能真正理解一个人,你必须要接过他的摊子,这并非思维实验,而是切实的行动。你需要换上对方的鞋子,亲身体验他所处的境地。
“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几乎已经成了所有公司的理念。这是一个崇高的想法,但却不够,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必须成为客户”。
思考与行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式,然而很多人却会将二者混淆。
要想同他人建立互信,角色转换是迄今为止最有效、最快速、最划算的方式,其效果远胜其他方法。你应当成为传说中的那个喜欢乔装打扮,混入民间生活的国王。由于互换角色有时候不可行,所以我还有一个建议:阅读小说。你读的小说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好。沉浸在一部优秀的小说中,同主角共同经历每一次高峰和低谷,是一个介于思考和行动之间的行之有效的折中方案。
坚信这个世间并不存在公平的计划,是构成美好生活的拼图之一。请专注于自己的花园,也就是你的个人生活。你会发现,这座花园中已经有足够多的杂草等着你拔除了。你生命中所经历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给你的命运带来了沉重打击的事情,其实同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并没什么关系。请以冷静且坚忍的心态,坦然接受一切不幸与失败。当然,在面对那些惊人的成就与意外的好运时,你要做的也是如此。
在真正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之前,请不要盲目模仿他们的行为。
把梵高的头像挂在墙上,胜过自己当梵高。最理想的情况是,你能让那些活着的梵高出现在自己身边,越多越好。他们新鲜的观点将会影响你,并为你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美好生活绝非是一场与数学精确度有关的游戏,用沃伦·巴菲特的话说就是:“近似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这条帮助巴菲特完成投资决策的法则,你也应当在面临人生决策时坚守。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复杂,同时也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请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多完成一些样本实验。在成人阶段的最初几年中,最重要的绝不是挣钱或谋求事业发展,而是去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你应当以极端开放的态度,接受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切。
你应多读书,因为小说——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都是对生活极佳的模拟。而一旦上了岁数,你就应当切换一下人生模式了。
你应当在选择的时候坚持极其苛刻的态度,因为此时的你,已经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
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期待呢?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排序,将“我必须做的”“我想要做的”“我期待做的”进行区分。第一类事情强调的是必要性;第二类是愿望,或者说是偏好和目标;第三类则是期待。让我们来依次分析一下。
不要抓住别人给你提供的每一件垃圾不放;不要在自己刚刚对一件事产生兴趣的时候,便去追逐自己的欲念;不要因为某些设备或应用的存在便去不断尝试。因为只有极少一部分内容才是有价值的、一流的、重要的。史特金定律会帮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并能让你避免很多愤怒。请认清主意和好主意、产品和好产品、投资和优质投资之间的差别,请认清垃圾的真面孔。对了,还有一个小窍门想介绍给你,这条法则在我的印象中总能应验:如果你不能确定一个东西是不是垃圾,那它肯定就是垃圾。
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成功?我们应当仅仅专注于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元素,并将其他一切坚决屏蔽掉。我们的焦点应该是付出,而不是收获,因为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付出,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收获。由于意外事件总会让自己入戏,所以针对金钱、权利、趋势等,你的控制力都非常有限。如果你专注于这些元素,那么一旦失去了它们,你便会在失意中沉沦。相反,如果你练就了一颗冷静、坚定、平和的内心,那么无论命运之神做出了什么样的安排,你都会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感受到快乐。简而言之,内心的成功会比外在的成功更加稳定。
人们追逐外在的成就,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成功。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绕外在成就这条远路呢?让我们行走在通往幸福的直路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