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玩游戏,放不下儿子个案记录
1、 基本信息:
15岁孩子爱玩游戏,心不在学习上,1000度高度近视,自己放不下儿子。
2、 (定原因 定目标 定方案)
定原因:从代际创伤疗愈找放不下儿子的原因,
定目标:找到来访者放不下儿的原因,从代际创伤的角度来疗愈。
技术支持:潜意识探索
3、咨询过程
通过咨询了解到案主放不下儿子内心有委屈的情绪,案心表示很委屈。
问:
如果放下儿子,会发生什么呢
什么时候起你觉得孩子把成一回事的呢?
你觉得老公把手机给到孩子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对老公有埋怨吗
假如十年后再来看今天 ,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里可能有你和孩子的关系, 也可能有你和老公的关系,邀请你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探索下,邀请你手放胸口,闭上眼睛,看到孩子,你会看到怎样的孩子呢?--玩手机
对儿子说:
妈妈心中很牵挂你,放不一具象,我感觉你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我想为你的人生负责任,所以我才要管你。
儿子现在怎样?
看来我是一厢情愿,我也没能力帮到你支持你,同时问孩子,我要少管到什么程度合适呢?--不要管
问:你愿意这么做吗?做不到的背后是你相信他能照顾自己是吗,要替他来安排是吗?
问孩子:你真的能照顾好自己让妈妈放心吗?
问:你听到孩子的回答什么感觉?--不相信
跟自己不相信的感觉在一起,留意自己的里是不舒服 的?
这是委屈的感觉吗?跟这种委屈的感觉在一起,问问自己这是多大孩子的委屈,问自己的心,13岁时的自己发生了什么让你委屈让你不相信别人事,那时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吗?--哭
是的,想哭就让自己哭出来,也让自己看到,在我内心还有个期待让我们接回来的小孩,那时特别难受是吗?现在邀请你看到妈妈,觉得妈妈粗心,不懂你是吗?
对妈妈说:妈妈,你不懂我,我都差点没命了,这是我心里多年的委屈,妈妈,你是真的不爱我还是不会爱我,还是觉得我不重要?--不会
妈妈,看来你真的够粗心的,妈妈,你的粗心真的让我吃了很多苦,所以我对我的孩子才会如此操可以说,是这些经验让我学到的,
妈妈会怎么说?
你愿意用成年人妈妈的能量 照顾你自己吗?你爱你自己吗?
看向小时候需要妈妈爱的自己说:
亲爱的,我看到你了,我看到你特别需要关心需要爱,我就是长大后的你,谢谢你如此的坚强,才有了今天的我,从现在开始我来好好爱你疼你,如果 有哪些我不懂的,我也会好好学习,学会之后再来好好爱你,从此以后,你会很安全,也会很幸福,我会把这份爱好好支持你爱护你。当你这样跟那个 小孩 说的时候,她会怎样呢?--孤独
亲爱 的,我看到了你的孤独,我知道 你需要一份真正的懂得和陪伴,现在我来尝试懂你陪伴你,从此,你不会孤单。快来吧,让我抱抱你,
问:她愿意被你拥抱吗—愿意
好好地抱着她,对她说:从现在开始,我来保护你陪伴你,给你安全,温暖和陪伴,我爱你。
谢谢你,我爱你,这么多年我都忽略你了,对不起,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学习,认真她来爱你,我全然地接纳 你,信任你,爱友你,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现在这个孩子感觉 怎样—自信
跟这个自信的孩子说: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份自信和力量去创造更好更温暖的明天,她愿意接受你的邀请吗?---坚强些
你更坚定地抱紧她,告诉她说:谢谢你,让我们一起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让这份温暖的爱,细心的爱滋养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爱的人。
再次说:我爱你,我们一起出发,她愿意一起吗—笑了
把这个笑了有点自信的你自己,想象中合二为一,融入到你的身体,让你的整个身体开心自信的能量。带着这份能量好好的爱自己,先把自己喂饱了,再去爱别人,
问问自己的心,爱儿子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儿子
从现在开始,好好爱自己,你喜欢用怎样的方式爱自己呢---放松
以后,少管点,先爱自己,好不好—沉默点头
先给自己2个月吧,试试先爱自己。
对自己说:亲爱的。从今天 开始,我先好好跟你谈恋爱,好好爱自己,先谈二个月的恋爱,
深呼吸,列2个月爱自己的计划,想象下,放下儿子,给自己2个月的假,好好爱自己,2个月的你会是怎样的呢---健康,不焦虑
用那个时候的状态再看看儿子,你会看到怎样的儿子呢----笑了,两人轻松了
这个状态你喜欢吗—喜欢
那我们先试试2个月
跟儿子说:以后,想要我帮你要跟我说哦,你不跟我说,我可不帮你,你这样说,儿子会怎样?--轻松
你轻松吗?---长舒一口气
深呼吸,回到当下的空间。
4、咨询后效果
来访者从委屈,无力,成长为轻松快乐。知道方向在哪。同时,把管理孩子交给爸爸。
5、辅导流程是什么?做了什么假设?做了什么验证?
孩子玩手机,内心孤单,看到妈妈孤单,代际创伤,穿越时间限,
孩子需要爱,妈妈不懂得爱,家庭爱的流敞中不懂孩子,不懂爱,需要学习。
疗愈代际创伤后,妈妈内在创伤被接纳后,完结后不会再投射在儿子身上,孩子就自由了。妈妈不会放过多的能量投射在孩子身上。
孩子没有自我,会通过玩手机来对抗,把人生方向盘交到孩子手中。
爸爸把手机交到孩子手中,现在来看80%是坏事,但十年后来看呢?
现在很多大学生心智迷茫,18岁还是小孩心智,一下沉迷手机,
放手是早晚的事,最终要把人生掌控权交还给孩子,建立 自我。
这个过程中当然也需要适度提醒,手机该管理还是要管理,只不过心量要放下。
6、心得感悟个案收获等
段老师太强大了,从 孩子玩手机 这个现象,看到妈妈的孤独,分别潜意识跟儿子对话,跟妈妈对话,接纳内在受伤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