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以来,因为疫情,许多企业停工停产,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破产裁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形式下,人们更加追求稳定的工作,随之而来的“考编”热潮席卷全国。据统计,2022年以来,全国公务员考试人数已经突破157万大关,最热门的岗位报考录取比例达到了2.08万:1,竞争十分激烈。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反思。一是,我认为考编热潮的出现,在教育体制上也存在问题。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哪个专业热门就主要发展哪个专业,往往因为就业率差而产生了冷门专业。自古以来,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但是现实中教育的目的成为了谋生的手段。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忽视了学科的发展和革新,导致了教育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逐渐脱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让很多大学生感到就业的无力感,在缺乏挑战艰难工作能力下,似乎进入体制内成为了他们不错的选择。二是,考编热间接反映出我国人大多数人是风险保守主义者,缺乏冒险精神,在面对稳定、薪酬固定的编制工作,而选择了考编。但是这也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多数富有激情和动力的人都想求轻求稳,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在体制外创业成功的可能,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能得到加强,这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并且就现在公务员的发展来看,对专业技术公务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如公安部门的法医鉴定、痕迹检验、理化检验、影像技术、声纹检验,国家安全部门的特种技术、特种翻译,外交部门的高级翻译等职位,这些职位对人们成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要求更高了,所以如果没有创新意识,也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务员。
因此面对考编热潮,我们更加要理性,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要从全方位提高自己,提高创新能力,不要与社会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