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人生|你可以足够优秀,你也配拥有更好

     节制即高级、自律即自由。

     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够背下来;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够做出来;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做出来,那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去过了。

     越自律的人,活的越高级。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才能拥有开挂的人生。

     现在的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整天无所事事,郁郁寡欢,对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都不满意。

     经常说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生活对你太过苛刻,没有想做的事情,没有想去爱的人,一切都是那么的乏味。

     整天不满现状,却从来没有迈出一步去改变现状,只想做一名资深的低头族,刷抖音、快手,打王者、吃鸡。

     仿佛这一切会给自己空洞的灵魂添些许慰藉。做事永远三分钟热度,发誓早起,却没有几天就被打回原形。

     想去做的事情,总有一万个理由做不成。没有很喜欢的事,周末只在手机、游戏和外卖中度过。。。。

     有人曾经说过,人长大之后变为两种人:一种是变得成熟,一种只是变老。

     而现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变成了后者,甘心只做手机的奴隶。而当我们还在坚定的认为,人生数十载要及时行乐,活的自由自在。

     但事实上我们慢慢地发现,我们很大一部分的不快乐,就是来源于这一点,懒惰和空虚。

     无所事事让我们对生活缺乏新意,倍感枯燥。缺少去发现生活的美。所以才会有抑郁症的频繁出现。

     让我们的生活不受控制的走下坡路。王小波曾经说过:人一切的痛苦,归根到底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因为《翻滚吧,阿信》这一部电影,深深的被彭于晏吸引,“男神”这个称号已经非他莫属。

     之所以会吸引我这么多年,是他身上那种超强的自律。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苦练了八个月,也是因为这部电影荣获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后来偶然间看到了他小时候的照片,小学时候的他,158的身高,体重达70kg。

     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胖下去了,他开始减肥,每天都开始疯狂地打篮球。减重的同时身高也长到了182。

     即使是成名之后,每天还是会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做健身,他还说自己是易胖体质,一刻都不能松懈,甚至都忘了糖是什么味道了。

     彭于晏说:“自己就像这部剧里面的阿信,人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于是,他成功地演活了“阿信”这个角色,他自己也靠着这部电影成功地蹿红了娱乐圈。

     在这部戏之前,彭于晏还参演过一部电影,叫做《听说》。

     这个时候的彭于晏还只是一个青春年少,好多人心中的萌帅哥。

     在这部电影里,彭于晏饰演的角色“黄天阔”要与“秧秧”用手语交流。于是,彭于晏就专门去学习手语。

  在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内,他学会了。据说在学习的时候练得手抽筋。

     可见,彭于晏对待拍戏的态度可是很认真的,绝对不是随便糊弄两下就过去了。

     在娱乐圈里面从来都不缺小鲜肉,他们就像是当季的蔬菜,成熟的快,过气得也快,大多数的他们都是吃的青春饭。

     在观众的眼里,他们的相似度太高,难以分辨,也很难对他们有很深得印象,所以也就很难一直红下去。

     但是像彭于晏这样的肌肉发达,敬业,励志的演员在娱乐圈里真的少见。

     彭于晏的成长也见证了一部励志电影,而他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从原来的小胖子变成了肌肉猛男,还有一直以来的自律精神,这就是彭于晏的标签,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收获众多小迷妹的原因。

     这励志又自律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如何正确将自律做到极致呢?《毅力——如何培养自律的习惯》这本书中介绍了3种方法,更新了我对自律的认知。

1设立具体目标,坚持无一例外原则

     我的表妹小蕊,每天嚷嚷着减肥,却从未成功过。原因之一,想必就在于没有设定具体的目标。

     无数研究显示:当人们用具体的条文对他们的目标进行定义后,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大多数制定了明确目标的减肥者(比如:我要在2个月内瘦下10斤),会比那些目标含糊不清的减肥者减肥效果要好得多。

     目标明确是很重要的,因为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思想上的歧义和执行中的变异。设定目标之后,需要坚持“无一例外”的原则。

     比方说,目标是在2个月内瘦下10斤,就坚持在达到减肥目标之前,一点甜点都不吃。

     如果不坚持这项原则,那么每次面对甜点时,都必须决定是否要放纵自己。

     在进行考虑的过程中,将会耗费能量,而这些能量,是维持毅力的关键。

     所以,一旦给自己下了绝对不破例的原则,就不会再把能量花在一遍又一遍、无休止的自我纠结上。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坚持了无一例外原则。一旦你对某件事情百分之百地投入,那就不可能再有例外。

     事情已成定局,再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放纵,对自己严格一点,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原则。

2一次只完成一项任务,不要过多消耗毅力

     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许多人会一次性给自己定下太多目标:比如,半年内练出马甲线、考过XX考试、看50本书、看美剧不需要字幕......

     然而,毅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样,会产生疲劳。同时接受太多挑战,通常无法坚持实施下去。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100个人被随机分为三组。

     A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一盘小萝卜,并被要求全部吃光。

     B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一盘饼干,并被要求全部吃光。

     C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选择他想要吃的东西,或者什么都不吃。

     在所有的萝卜和饼干都被吃光以后,每个人都被要求解答同一道难题,这道难题实际上根本没有答案。

     B组和C组的人在猜了大约15分钟之后放弃,A组的人只猜了7分钟就缴械投降了。

     研究者从这次实验中得出结论:A组成员已经耗尽了所有的毅力去吃掉那些萝卜,而B组和C组成员仍有大量的毅力去解那道难题。

     意志力就像手机的剩余电量一样。每天早晨你都是充满电的,随着你不断使用你的电力,最后电力耗尽,你也就毫无意志力可言。

     你在一件事上用的意志力太多,不等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那么肯定会疲惫不堪。

     注意保存你的意志力,以便在最需要的时候使用。

3把挑战分解成小而易于管理的目标

     太多人幻想着能够一蹴而就,一夜之间达成目标。

     当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跨度很长、难度很大时,许多人容易半途而废。这个时候,需要学会对任务进行分解。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在自传中写到自己成功的秘密:通往目的地的道路是由许多细小的、易于管理的步骤组成的。

     不要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慢一点、稳一点,关键在于把大目标分解成易于消化、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哲学家康德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通往成功的路,往往都不是很舒服的。只有自己内心极度渴望,才会有顽强的意志去支撑、鼓舞着自己。

     建议大家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生活习惯。跑步、瑜伽、学习一种乐器、画画、写作、学习一门外语等等。

     也许很多事情努力了不一定会有好结果,但不努力不会得到任何结果。

     要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每天进步一点点,去感受自己生长变好的能力,去靠近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人一定要有梦想的,不然和咸鱼就没有区别可言。

     我一直坚信,缓慢、平和,细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一个人若是不自律,任谁都救不了。

     有一种人,眉目间传递出来的自信、洒脱,淡定、从容。流露出只有心灵宁静才能感受到的幸福。让我很钦佩。

     如果不甘平庸,那就从现在努力。请从自律开始改变自己。

     等熬过了那最初一段难熬的日子,真正把自律变成了生活的常态,你会感谢自律到极致的自己,会发现自律的人生会像开挂一样。    

  谷歌有位工程师叫马特﹒卡茨,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30天蜕变的计划,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情。

     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不看电视,不吃糖,拒绝咖啡等等。

     这份计划书几近苛刻,没办法坚持的人是做不到的。但是马特却坚持了下来。

     给他带来了什么结果呢?30天后,昔日那个油腻的马特大叔不见了,开始发自内心的喜欢骑自行车,甚至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值得佩服。

     我是从来都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自律可以令我们活的更加高级。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