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希望

图 | 文  阿音

疾病是人的本质,

疾病与健康相随,

就好像死亡与生命相随一样。。。

(序)

饮食男女,呼吸之间因不能餐风饮露,便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来供奉身体、滋养生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此这般,与“健康”相对应的“疾病”便如影相随而至,常困扰于我们的生活。

(一)

“疾病“到底是什么呢?

“疾“从矢,指人中箭,本义是急性病。“病”是加重的疾,或是多发、众合之疾。看来“疾”、“病”之不同显而易见了。

(二)

“疾病”因何而来?

我们都行走在 “从子宫到坟墓”这段生命的旅程中,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人们都很清楚,疾病非但没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消灭或减少,反而以更不可思议的方式乔装打扮而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疾病是人自己躁出来、作出了的。互联网时代的猪和梦想一起飞起来了,人的焦虑碾压着日常的生活。我们不由自主地被激情和欲望裹挟着与天地相背,与四季失序,与日月相混肴。有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既为刍狗,还不珍重自爱,真是呜呼!哀哉!

(三)

“疾病”是意识的使者。

只想健康,不要疾病,可是疾病仿佛是死神发给每个人的通行证。对疾病的抗拒无时不在强化着我们内在的深层焦虑。人们试图通过高科技和金钱来征服疾病。只要“健康”,不要“疾病”这简直是我们的最大妄想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事实上,人是身心灵合一的整体,由于我们的欲念太多,导致我们内在的“意识”失序,“疾病”只是在人体这个显示器上照出的现象, 一个意识失序的结果和内在善意的提醒罢了。疾病与健康是生命的一体两面,像挺立于阳光下的树,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树下一定有阴影。我们需要的是看清楚再接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

“疾病”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不妨把疾病看成人类最诚实的朋友和圆满人性的导师。

《维摩诘经》中有关维摩诘尊者示疾的故事广为传扬。

佛陀遣弟子舍利弗前往维摩诘居处“问疾”,从寻常人的观点来看,由于维摩诘居士修行的境界极高,为何身会染疾,舍利弗亦颇为不解,故而问之。

维摩诘的回答是“因为众生有病”。但“你维摩诘的修行难道不能超越常人的疾病侵扰吗?”“如果不能,则修行何益?

疗癒之道在于彻底接纳对立面、阴影面的疾病,通向身心灵的统一整合。维摩诘“示疾”而无病,众生妄想“去病”而仍百病业生。用深层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意识与潜意识进行无尽整合的历程。疾病疗愈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心灵的成长或精神转化的现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突显疾病的意义不在于否定生理症状的事实,也不是要让众人漠视医疗与养生的功能,而是为了唤醒常人“觉知”和“观照”生理症状背后的心灵层面的分裂根源所在。

(五)疾病的本质

疾病是人的本质,疾病与健康相随,就好像死亡与生命相随一样。。。

当“疾病”的症状困扰我们的身心时,我们首先不要对抗“症状”这个朋友,它是我们找到身心灵合一的途经,它是能帮助我们真正疗愈的朋友。

所以,对待疾病,我们一定要放下自己的防御,善待这个如影相随的朋友,不断学习倾听疾病的教导,臣服、接纳、方可疗愈超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六)

曾漫步山野,在智者的带领下,识得本草。那时,发现无论本草、本身即是本心!

山色空濛、山雨欲来,眼前常有一溪流云在徘徊。是草是宝,皆由心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七)

身心不二

日升月落,亘古如斯。

山野草香,人如幽兰。

还是自觉身心、认清疾病、回归健康吧!

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家有个瘦宝宝 上文提到了我家亲戚看到我家宝宝,说她太瘦。 我家宝宝出生时,体重是五斤八两(2920克)。因为我和...
    莹莹_阅读 415评论 0 0
  • 这几天一直都想写点什么,但一直都以太忙为借口搁置下来,此刻心中实在是郁闷,不得不写点什么来抒发。 长大以后我,睡眠...
    枫叶凡阅读 290评论 0 0
  • 好友洋打来电话,“嗨,最近好么?我妈下个月要来帮我看娃。我下半年要去北欧出差,可能会去的比较久。” “北欧!很好啊...
    我的春夏秋冬阅读 984评论 8 13
  • 事后补欠条—— 我在沙发上看电视,老婆裹着浴巾坐到我腿上,风情万种的说:“大爷,你就要了小女子吧!” 我故意坐怀不...
    范末末阅读 330评论 0 0
  • 第一辑: 时光在秩序里呈现美。初冬的汉中,没有霜冷和寒风,只一派暖阳,让灵秀的秦巴山水,呈现出更丰富更立体的斑澜...
    生活语文阅读 1,307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