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反对的一个观点,就是把写作看做是一种天赋。不否认确实很多出色的作品,比方说,部分文学名著,确实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天赋。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需要达到大文豪的水准。而要写出来一部文笔流畅的著作,完全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达到的。所以,在阅读接下来的内容之前,请先记住:不要让对于天赋的纠结阻却你在写作道路上的步伐。
一、一定要动笔写
这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可能和以前的我一样,有个误区,就是总觉得自己的积累不够多,不知从何下笔,所以一本接一本地看,产出却很少。事实上,能不能写出来东西和你积累有关,但是积累到多少算可以呢?这是没有定准的,可能你一直看下去,也不一定能达到这个临界值。所以更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动笔写!
当然,刚开始写的东西肯定不如所愿,但写作者一定不要有完美主义的想法,因为自己写的和其他好的作品有差距,就不愿意下笔。在开始写作的时候,要牢记一点:写完比写好重要。在写到50万字之前,不要想写作技巧的事。
不要老觉得自己写不出来,无论你的程度如何,绝对是能或多或少写出来东西的。实在写不出来的时候,就打开电脑或者摊开笔记本,强迫自己写,往往写着写着思路就打开了,后面想法就会打开闸门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来。一旦写出感觉后,就尽可能地写下去,坚持写上几个小时,不要写一会就干其他事,这样容易被打断思路。在下次接着写时,又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进入状态。
对于写作者来说,保持一个适当的写作频率相当重要。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就给自己立起一个目标:每天写一千字。其实,我也没有足够的毅力做到每天风雨无阻地完成任务,但是,只要大多数的日子你是在写的,积累下来就是不小的进步。
以上是关于写作习惯的养成,接下来就要谈论到写作的内容。写作新手最关注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写什么,另一个怎么写。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1、写什么
在这个信息纷纭的世界,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只要你处处留意,就不缺乏写作的素材。大致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是虚构类,一类是非虚构的。虚构类需要自己构筑世界,创建角色,搭建情节框架,更考验作者的想象力。而非虚构类包括的内容更加庞杂,包括生活随感、时事思考、书评影评等。它们的侧重各有不同,有的倾向内心世界,注重感性和直觉;有的倾向在外世界,注重逻辑和理性。这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对象,关键看你接触到什么,对什么有想法。
当你想到要写什么,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因为在这个信息轰炸的世界,原来的想法很容易被新接触到的内容吞没。记忆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牢固,在手机上或者笔记本上实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选择。当你需要写什么的时候,就去翻阅自己的灵感清单,从中选取要写的对象。当完成一条,在上面打上勾或者画条斜杠,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2、怎么写
上面也提到,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如果是生活的有心人,根本不乏可以作为写作的对象,因此,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写。我总结出以下几条:
(1)提前为写的内容做规划。你要写什么,一定要提前做规划,你可以不细致地写下来,但一定要在内心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想法。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不然,写稍微长点的内容就很容易捉襟见肘。当然,也不是你就一定要被这个框架束缚住,在写的过程中,你也可以不断冲破框架,修改自己的想法。
(2)尽可能地按顺序写。我在开始写作的过程中,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每每遇到卡文的时候,我就习惯性地跳过这个部分,写下一段的内容,然后再寻求在这两者之间寻求连接。这确实是一种解决方法,但我觉得这种方法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破坏你的思维的连贯性,想问题的时候会东想一块、西想一块,所以要尽可能地按顺序写文章,避免跳跃性的写作习惯。
(3)文笔的流畅大于华美。很多时候,写作者会发现自己绞尽脑汁地思考遣词用句,拖慢了写作速度。这是由于当前的积累不够支撑起优美的句子,所以,我不建议写作者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的精力,可以适当放低标准,以确保表达的流畅性。并不是简单的句子无法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举一个例子,“推理女王”阿加莎的文笔就相当简洁,但人物的形象塑造、故事的氛围营造并不干瘪。我记得《上学记》的自述者何兆武老先生也说过,《格列夫游记》的英文原文非常简洁,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优秀的著作。
(4)写作的定位非常重要。对于要写给别人看的内容,一定要考虑到阅读群体的想法。比如,学术论文的阅读者大多都是有专业知识的人,所以它的表达就会更加复杂,阅读门槛也更高。但如果你写的是一篇大众读物,你就得考虑到写作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再用写论文这样的专业表达是不行的。这尤其是对专职商业化写作的人来说的,你必须搞清楚市场需要的是什么。我看到过,有的作者写网文,但是不愿意放低姿态,看看市面上畅销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仍然坚持传统文学的一套写作路子,让读者适应他,而不是他适应读者,自然难以有比较好的成绩。
二、坚持读和写的循环
上面提到,不要等积累到一定水平再开始动笔,但是一味闷头写也是不行的。写作者要想进步,必须要扩充自己的阅读量。但既然是以提升写作为目的,就不能走马观花地读。要边读边积累,准备一个摘抄本,将文章好的词句或者好的灵感记录下来,定期回顾是非常重要。
我注意到豆瓣年末的时候会晒阅读清单,很多人一年读一两百本书,乍一看很惊人,让我这个一年读不满三十本的很汗颜。但实际上,追求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在海量阅读中,一个人记住的能有多少呢?所以我以为,把好的作品反复读、读通读懂比单纯追求“多多益善”更合适。
对于不错的作品,可以概括其情节,进行仿写。当然,仿写的对象也要注意选择。比如,你选择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进行仿写就不合适,它的一段相当长,描写繁琐,而且情节推动慢,应用到快节奏的网络写作中就相当突兀。比较合适的是戏剧性强,能勾起读者阅读欲望,而且文笔也凝练优美的,比如,马克·吐温写的《王子与贫儿》就比较适合。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我在之前浏览知乎的过程中看到有个回答大致是说某个作家的日常就是“读累了写,写累了抄,抄累了读”。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个,写作能力的提升应当是相当快的。
三、学习如何说话
不会写东西的人往往也不会说话。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人能说的很好,直接把说的内容直接记录下来,就能形成一篇不错的文章。说与写本质都是思想的反映,其实说比写更考验思维的反应能力,因为在说的间隙是没有时间给你仔细思考的,你必须要快速想到下面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很多写作者不要光顾着埋头写,学会如何说话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你的思维也得到打磨,写文章自然会手到擒来。
说的能力如何培养呢?一个人的时候也很难提升,要到外界去,去和别人接触,通过多和他人的沟通,才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见识不同的人情世故,以此为素材进行写作,才能把故事写活,人物写活。
四、幽默感的培养
这个看似和写作没多大关系,但事实上,恰当地运用幽默感能为你的文章添色不少。就我的观察而言,轻松幽默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比沉闷凝重的文章要受欢迎不少。所以,在文章中不时穿插幽默的叙述,能推动读者一直阅读下去。
幽默的来源有什么?最基本的就是矛盾。一个和谐的画面,所有人都在做和自己身份相协调的事、发表和自己身份相一致的言论,很难形成幽默。相反,如果某人偶一刹那说了一句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话,或者做一件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就很容易形成幽默。比如,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一篇故事中,出身贫寒的男孩模仿起王子的动作就引来周围人的哂笑,或者被当作是王子的贫儿做出不符合王子身份的动作也是相当滑稽的。
幽默不是刻意寻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要注意幽默感的培养。我之所以说这一点也很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是对写作而言。在此之外,幽默感能使你乐观地面对生活,对待困难和挫折,也能以幽默风趣的态度“一笑置之”,这对于你的人生而言,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五、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现在的互联网写作是一个广阔下沉的市场,所以,无论你写成什么样,都是有一定的读者的,因此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写的东西。重要的是要坚持做下去,很多时候,难的都在第一次,一旦你打破这个第一次,后面做起来就没这么难了。
写作是一项基本的能力,在写作路上也挤满熙来攘往的人流,不管你是为寄托个人思想,还是为赚取更多收益,既然你踏上这条路,那么就祝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