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醒得早,听了一会播客,而后又感到有一丝疲惫。我突然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每天都主动或被动的接受着巨大的内容,载体可能是长视频短视频(电视综艺、bilibili、小红书、抖音)、长文本短文本(书、公众号、热搜)、声音(电台、播客),我们似乎过上了一种“内容”自由的生活,随心随地的就能找到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话题。但我逐渐地发现,那么喜欢探索新事物的我,也会因为持续的摄入庞杂的信息而感到一点热情的冷却,就像早上感到的那一丝疲惫。
我不禁去想,这些被填补的时间碎片真的变得不一样了吗?输入自身的内容真的产生了价值吗?不可否认的是,一定会有印象深刻的内容。比如前段时间一个播客节目,名为“用力过猛的弦断了之后,命运借挫折,予我松弛和开阔”,让我产生了许多启发。我和这位讲述者一样,也是热衷于规划生活和掌握生活的人。她的前半生,持续努力,持续的将规划照进现实,原以为从裸辞大厂工作后,全身心备考两年就能完成留学梦想,却非常意外地遭遇拒签。经历一切后,她意识到人生不一定能够按照规划来线性发展,曲折或许才是常态,她反而怀抱着开阔的心情去接盘生活的一切赐予。那么,除此之外呢,零零星星想到看了博主分享了几套很好看的衣服、很好看的书,但是款式和书名我都忘记了。在日复一日的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好像更多体会到的是关注点的星罗棋布,注意力的五马分尸,我想不到有哪些走马观花的内容留在了我的脑子里。
即使是书籍,在所有这些媒介里相对需要更高耐心成本的摄入方式,也同样会让我产生质疑。我仔细的端详了我书架上的书,其中固然有我反复阅读过、对我人生产生重要意义的,譬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教我如何面对平凡人生的打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做一只特里独立的猪》让我崇尚真理和自由;萧红的《呼兰河传》使我体会乡间人物如同水中浮木般挣扎与生死的悲凉;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带我一次次重温童年,叮嘱我永葆难能的天真......也有很多很多我来不及深深体会的,白鹿原这片大地上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我从中能感受到陕西的乡土社会在历史节点里的什么不同?鲁迅先生写彷徨时较之呐喊时代是否不同,文字视角和底色是否有改变?黄灯老师在十三年的从教生涯里通过对二本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洞悉了学生们哪些成长路径和生存肌理?我不是没有看过,而是没有用心。
由此我得到一个感悟,无论是哪种媒介,快速的“刷”,而不去注重它与自己的联结,再多的内容都会变成过眼云烟。当然,工作疲累之余并不是每件事都需要追寻背后的意义,但是如果能适当地慢节奏倾听和感受好的内容,对吸纳的东西加以整理和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内心秩序,也算是对“内容”自由的一种珍惜,对创造者的一种尊重。
(注:播客是今年我才关注到的,由于声音对于使用场景的限制少,在晕车时也能听,在走路时也能听,而且电台类节目往往有种有种特别的陪伴感,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填充碎片时间方式,如果感兴趣可以使用小宇宙APP关注各类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