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带给我的是什么?》

柏拉图讲到:“智者说话是因为有话要说,愚者说话是为了说话。”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引发了我自己的思考,我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是因为什么呢?

回忆起第一次站在台上拿着手中稿纸,表面镇定,内心实则慌乱如麻的演讲,那会儿还是在一个懵懂的年纪,都不懂写的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文章看起来用词华丽,读起来慷慨激昂,这就够了,因为它是我站在台上,目视台下观众,表现那个浑身散发自信魅力的、赚取夸奖的工具罢了。那个时候,毫不夸张的说:表达是炫耀、是骄傲。

后来遇到了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一位语文老师,她告诉我,文章要自己写,修辞手法要使用得当,写之前想好自己的通篇架构,用词要精雕细琢,刻画要生动……一系列的要求让我不知所措,认真和努力是我对于完成作品这件事情给予最大的尊重,用老师眼中极其粗糙的词句、排列完成了体育课活动的场景描绘,然而换来的却是劈头盖脸的批评以及“清汤寡水”四个字的评价,受尽了夸赞与头戴光环的我怎么能受得了,这个场景就实实际际发生了,清汤寡水四个字在耳边不断徘徊,我的胜负欲,我的好胜心,我的不甘心,激发的完完全全。象征、排比、拟人、动作细节描绘、词藻堆积,一篇文章,短短600字,肉眼可见的杂乱不堪,好像赌气的孩子般行径。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么可笑,又笑不出来,一度让自己陷入了不敢写作的境地,本能的认为我不行。那个时候,表达是痛苦,是怀疑。

迷茫的背后,总是有反反复复的思考,尝试的背后,总是有多到数不清的曲折。年纪轻轻就头戴光环,这也不知是一种恩赐还是一种惩罚!

《正步人生》、《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当这两篇文章写下的时刻,我想我开窍了,我不该有这样的焦虑,名利皆是虚妄,过程精彩便好。放下自己的包袱,重新确立表达对我的意义。大学正式加入野草文学社,同喜欢文学,喜欢分享的一群人待在一起,我们朗诵、我们评比、我们表达自我,那段时间又写下《随性,随心,随你,随我》《月光下的孩子》《黄昏》;学校的辩论赛当然也少不了我的身影,拿写下的手稿,仔细分析一切可以反驳的可能性,有理有据,重拾自信;生活中我还是个“知心姐姐”,朋友学习生活不顺利的时候,讲一些小故事安慰他们。这个时候,表达是热爱,是温暖。

不敢说自己胸中有点墨,不敢说自己是个智者,在此时此刻,表达对于我来说:它既是情绪的宣泄口,也是连接你我的“心绳”。

                                                                                                                作者: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