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文】
六月,二十五日,皇帝车驾到项县,司马昭督各军计二十六万,进兵屯驻在丘头,任命镇南将军王基代理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各军事,和安东将军陈骞等围攻寿春。
王基刚到,围城还没有合拢,吴国文钦、全怿等从寿春城东北,沿着山势及有利地形,全体突进城内。朝廷下诏,命王基固守营垒。王基累次请求进攻,正好吴国大将朱异率三万人进屯安丰,做文钦外边的掩护,朝廷下诏命王基转屯北山。
王基对各将领说:“如今包围圈营垒已经坚固,兵马也都集合在一起,只需加强守备,防止他们逃走,如果移兵守险,让他们得以突围,就算再有智者,也不能善后了!”
于是一面防守,一面上书说:“如今和敌人相对,当不动如山,如果迁移依靠山险,反而会引起人心摇动,士气也会大受损伤。诸军并据深沟高垒,众心皆定,不可倾动,这才是用兵之要。”奏折递上去,回复说按王基说的办。
王基等四面合围,里外数重,壕沟壁垒都极为高峻。文钦等数次出城突围,都被击退。司马昭又派奋勇将军监青州诸军事石苞、督兖州刺史州泰、徐州刺史胡质精选锐卒为游军,以备外寇。州泰在阳渊把吴国朱异打败,朱异逃走,州泰在后追赶他,杀伤了两千多人。
秋,七月,吴国大将军孙琳大发军队出兵屯驻在镬里,再派朱异率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人,前往解救寿春的包围。朱异把辎重留在都陆,进兵屯在黎浆,魏石苞、州泰又把朱异打败。太山太守胡烈用奇兵五千人袭击都陆,把朱异的屯粮都烧光了,朱异带着残兵以葛根树叶为食,一路投奔孙琳大营。
孙琳命朱异再出军死战,朱异说士卒饥饿,不能再战。孙琳怒,九月一日,孙琳斩朱异于镬里,九月三日,孙琳带兵回建业。孙綝既不能救出诸葛诞,又损失了许多士卒,而且杀死名将,因此吴国人没有不怨恨他的。
司马昭说:“朱异不能到达寿春,吴国却把他杀掉,这实在不是他的罪过,只是想向寿春的军队表示歉意,坚定诸葛诞的意志,使他认为救兵一定会到啊!现在应该加强围困,以防备他们逃走,并且多方误导他。”
于是放出反间计,宣称说:“吴国救兵将要到来,魏大军又缺少粮食,已派出一部分老弱士卒到淮北谋取粮食,这里的围攻不会太久了。”诸葛诞的军队于是任意消耗粮食,不久城中粮食快吃光了,外边的救兵还没有来。
将军蒋班、焦彝,都是诸葛诞的心腹智囊,于是告诉诸葛诞说:“朱异等率大军来而不能够前进,孙琳把朱异杀死后也回江东去了,外边宣称说救兵快到了,那是想坐待其成。现在应该趁众心还团结,士卒还可运用的时候,全力决一死战,攻击一面,冲出重围,虽然不能够整个胜利,总可以保全一部分,如果空坐等死,毫无意义。”
文钦说:“现在先生率十万大兵投诚于吴国,而文钦和全端等都同居死地,我们的父兄都在江表,就算孙琳不来,主上及其亲戚肯答应吗?而且魏国没有一年没有战事,军民都很疲惫,现在围困我们一年,内乱一定会发生,为什么舍掉此地,想要在危险中求侥幸呢!”蒋班、焦彝坚持争辩,文钦怒。诸葛诞想要诛杀蒋班、焦彝,二人惧,十一月,翻墙出城投降。
全怿哥哥的儿子全辉、全仪在建业,和他的家人争讼,于是带着他的母亲和部下的几十家人投奔魏国。但是全怿和他哥哥的儿子全靖,还有全端的弟弟全翩、全缉,都率兵在寿春城中,司马昭用黄门侍郎钟会的计划,秘密替全辉、全仪写信,派他两个所亲信的人,把信送到寿春城里,告诉全怿等说:“吴主等愤怒全怿等不能攻下寿春,要把各将军的全家都杀光。因此我们才逃到魏国来。”
十二月,全怿等率领他的士卒几千人开城门投降,城中震惊恐惧,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司马昭拜全怿为平东将军,封临湘侯,全端等人都各有封拜。
【点评】
之前毌丘俭、文钦造反,选择的是主动进攻,这次诸葛诞选择的是困守孤城,是不是诸葛诞吸取了毌丘俭、文钦教训呢?还是他战略抉择错误呢?按道理,他也有十几万大军,打运动战是不是比等着被包围更好呢?
其实,诸葛诞这么做是有战略预案的。寿春是兵家争夺的热点区域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该地区位居水陆交通枢要,拥有利于防御的自然环境。司马昭围城的时候恰好是夏秋之交,每年这个季节,是淮水最泛滥的时候,大水直接淹到寿春城下。《晋纪》:“寿春每岁雨潦,淮水溢,常淹城邑”,会出现“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的情景,滔滔洪流对北方入侵之敌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诸葛诞是诚心诱惑司马昭前来围城(故文王之筑围也,诞笑之曰:"是固不攻而自败也)。搞不好,司马昭是要当于禁当年被“水淹七军”的。
然而,天不助诸葛诞也!自打司马昭来了,这个地方就没下过一滴雨(及大军之攻,亢旱逾年),诸葛诞成了瓮中之鳖。
天气异常,打乱了诸葛诞的计划,他开始慌了,这时头脑也发昏,失去了判断能力。司马昭散布假消息,说粮食没有了。但司马昭怎么可能比他先缺粮?司马懿当年支持的邓艾屯田行动,自许昌到寿春的军屯已经连成了一片,况且,中原物资还可以通过汝水、颍水、涡水、睢水、泗水源源不断的走淮河汇聚到寿春,而诸葛诞被困在城内,反倒是总有弹尽粮绝那一天。
这场大型战役,表现最蠢的是东吴的孙琳!
围城之军,势必兵力分散,这时,如果吴国救援部队,全力以赴,与诸葛诞呼应,内外夹攻,围城军注定腹背受敌,打开缺口是完全可能的。如果觉得这个有风险,他还可以采取“围魏救赵”之策,剑指洛阳或许昌,至少也能缓解寿春所受的压力,守军突围的成功机会也就相对提高。
可是,孙琳只让朱异吃树叶的三万饥饿部队作战,自己统率的主力部队聚集却按兵不动。朱异说,打不动了,结果,不容分说就把朱异斩了。既然,你斩不愿意打仗的朱异,那么你应该上啊?他选择的是扭头就走,回东吴老家了。
孙琳没有什么奋斗史,只是他族兄临死前,把大权交给他,他仗着宫廷势力,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此时“草包”现出了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