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出生在绥化一个县城的80后,而80后大多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的困难时期并搭上了长辈传统思想的末班车,也享受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红利,促使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发扬时代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我们亲眼目睹也经历了这几十年中国在各个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对于新年这个话题我们也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春节对于我们小时候来说那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日子,可以说在我们的世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平时吃不到的买不到的穿不到的在春节来临之时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可以不用写作业可以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到很晚,淘气的时候父母会格外显得慈祥,甚至好像能够无限制的跟家长要钱买零食,诚然当时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小的时候无论在家里做什么都会被大人认为是霍霍人不让插手,然而春节这个时候也不一样了,我们突然会化身家里的小能手,帮大人包饺子、贴对联、拆被子打扫卫生、购置年货等等。仿佛此时大人的压力、孩子的困惑、邻里之间的小摩擦这一年所有经历不好的事情都不在了,就连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体都显得硬朗了一些。就连被连年被大家吐槽的春晚在我们那个年代也是提前守着电视机期盼它的开始,每一个节目都能使一家人开怀大笑。我所描述的这些情景其实只描述了我们所经历的冰山一角,言辞也并不能表达当时我们所经历的喜悦。 近些年我们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物质条件也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现在大多数家庭平时的伙食要比以前过年还要好还要有营养,春晚也没人看了只是象征性的打开着听着生,长辈们大多是打打麻将不时的吐槽春晚没有以前有意思,在微信群里抢红包抢的面红耳赤,更有越来越高的离婚率使太多的家庭得不到团圆。孩子们聚在一起也都是拿着家长的手机三排五排的玩腾讯游戏,他们的表现在我眼里更像是宣泄着平时不让他们碰手机不满,除了游戏几乎没有其他方面的交流。现在这一切的一切大家身在其中并没有发现有多可怕,而都只是抱怨现在的吃的也不香了、穿啥也不好看了,鞭炮也不让放了,孩子也不听话了、生活压力也更大了、最后得出结论过年一年比一年没意思了。所以现在的春节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并不重要,存在的意义性也不那么大了,显然春节对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意味着假期能休息不用上班,或许这是它存在的唯一的价值吧。 然而物极必反,去年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洗礼,让很多人重新回到了年代的生活节奏,这时候全国几乎处于戒严状态,生活物资也紧张了起来,此时水果也甜了、大米也香了、夫妻也不出去应酬了,一家人天天坐在电视机旁关心着全国的疫情发展。就连取消了歌舞语言类节目的春晚也都成了观众的宠儿,电视里播放着有关抗疫工作者的事迹给包括我在内的家里人看的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也许去年和今年所经历的一切能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对待这个时代,疫情的来临是人类的灾难但更像是对人类的一种精神的洗礼,让人类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更积极,心里也更容易满足。 对于我来说春节更像是小时候的一个美好的回忆,以前我很向往。但是经过这次疫情我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春节更意味着我们在那晚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的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聊一聊这一年的收获和变化,待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回忆起来可谓是年味儿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