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撒哈拉的故事》,一头扎进去就再也出不来…
关于“三毛”这个笔名,她曾说,她喜欢《三毛流浪记》里那个头顶只有三根毛的男孩,虽然他贫乏得一无所有,但他却是一个很有个性、意志坚强、富有正义感,经历了很多折磨却坚持人生光明信念的孤儿。而且“三毛”这个名字平凡又不起眼。
看完她的书你会觉得,“三毛”这个笔名就是最贴近她的名字,从容不迫又潇洒自如。
在看《梦里花落》的时候,她的痛、她的思念让我紧缩眉头、内心翻涌难以平复…
我仿佛窥探到寂静凄冷的深夜,一位身着单衣的女子蜷缩着身子,拼命将自己挤向角落,青筋凸起、指节泛白的双手用力抱紧双膝,她把头深深埋进膝间,唯有滴落在地面发出声声沉闷敲响的泪珠才让人知道,这里有个人,一位在哭的女人…
我想一定是爱的深沉热烈才会在离别时有这样痛彻心扉的感受吧。丈夫荷西的意外遇难,悄无声息远离而去,没有留下一声道别,让独在异乡的她难以接受释怀…
最令人心痛的,是曾在无数个夜晚感受到一种离别的迫切,这让她压抑难耐。她以为要离开的是自己啊,怎么就成了那个自己最依赖的人呢?没有一丝准备也没有丝毫防备…她多想离开的人是她,可是想到——“如果让荷西来忍受这一分一秒的长夜,那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拼了命也是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的”…
他们分别了十二年,最后三毛选择自己结束生命去追随那个她深爱的人。我想,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吧,再也没有相思成疾的漫漫长夜,再也没有恍若昨日的朝夕相处,再也不用触景生情,角落擦泪…她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奔向他,在一个平和美好的世界里,永远和他生活在一起,永远能在梦里被握着手安然恬睡…
有了前一本书为基础,也让我对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有了急切的求知欲——是什么样的缘分让他们彼此相遇相知相爱?他们如何相处?又一起经历了什么?荷西是个怎样的男人等等。
在《撒哈拉》里,虽然生活在落后贫穷的撒哈拉沙漠,但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和自信,他们会把小屋装扮成沙漠里最惬意舒适的“小城堡”,也会在无数次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探寻这片神秘的沙地。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去化解生活中的困苦,经历过生死一线的瞬间让他们彼此更加珍惜。
让人欣慰的是,他们依旧能在这片古老贫穷的沙地上保持自己高洁的思想和行为操守。
三毛想要为撒哈拉威人做些什么,办了学堂,做了悬壶济世的“大医”,试着去改变一下身边的人,但当地陈旧浓重的历史背景似乎让她无能为力…可她已经做的很好了不是么,对周遭友善,遇事冷静又才识过人…
两部作品明显感觉出三毛在荷西生前和去世后的文风变化。他们曾经的相濡以沫会在她的字里行间留下永远的纪念,也让每一位读者知道他们之间深重的情爱。
对三毛而言,上帝是有些残忍的,但她自己还说过一句话:“请相信上天的旨意,发生在这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一样是出于偶然,终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有一个解释”。
我想这解释会是——先让荷西到“那个地方”去适应环境,也挣点小钱攒着,待他们团聚,便可浪迹天涯,随处可栖;也能小桥流水,诗情画意。❤
☞愿,我们能找到一位相依相守一生一世的人,没有苦痛也再不会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