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深入人心,“网上祭奠”炒热了清明,受到了广大群众新闻媒体的追捧。“网上祭奠”借助互联网跨时空的特性,将现实中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了电脑上。你只需为逝去的亲人创建一个纪念馆,然后点击鼠标,上香、献花、点烛、祭酒、留言、上传照片等通通都可以实现。部分网站为消除人们对网上祭奠的虚幻感,还采用一些仿真祭奠。虽然网上祭奠低碳环保,安全节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笔者认为,网上祭奠毕竟是虚拟的,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这和麻烦,矫情无关,而是你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更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亲人早已远逝,我们除了平常的念想外,能做的也只有清明时节为他们清扫墓碑,摆设鲜花,烧香等祭奠缅怀。这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孝敬,也是对他们的安慰和思念。网上祭奠看似冠冕堂皇,各种道具一一俱全。但它无论多么仿真,多么美观,都远不如我们亲自去亲人的墓碑上清扫来得有诚意。尽管现在提倡文明、低碳,但像清明这样一个重要庄重的节日,我们还是应该去自己亲人的墓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烧炷香、倒杯酒、献朵花,如此的程序还是必要的。即使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亲临墓地,哪怕在自己家里烧上三炷香,摆上一点供品,也比网上祭奠来得真实。

生活需要仪式感,因为有些事情是不能够代替的。对逝去的亲人用虚拟的方式对待,换一句话说是对他们的淡漠和不尊敬。就有网友说到:“如果图方便和便捷,那雇人送葬、替人哭丧不就也被允许了?”我想还是不要丧失扫墓的意义。亲身融入清明节日的氛围,比虚拟世界来的更真切,更能唤起我们内心的感悟,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和继承。

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这是怎样一种美好的仪式感?在这背后,是对生活的深深热爱,令人动容。在网络发达,科技进步,通讯便达,生活节奏日益快速的今天,各种仪式正在逐渐消失,也许若干年后的“网上结婚”,“网上葬礼”……会颠覆你所有的想象。我想我们的生活中真的需要一些仪式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庄严、严肃、有序、神圣一些,不仅仅是清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从电视节目中听到了仪式感这个词。唐艺昕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中拿出了一个巨大的stop按钮,她解释的作用是可以连在电...
    四姑娘山_5510阅读 504评论 0 2
  • 我一直觉得,生活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似乎一切都遵循快、简的规律,但有些东西关乎幸福、关乎...
    安夏如默阅读 4,085评论 2 8
  •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辩题是“婚礼真的有必要吗”,嘉宾是我很喜欢的黄磊老师。作为一个和同一个人举办过两次婚礼的人,他...
    漫天的小灶阅读 28,329评论 17 60
  • 你好哇,南方我走在北方的巷越过了大山抛弃了人烟繁息的热土只为追逐着安我心愈我魂魄的你却如何愈加的冷我知道阳光里一定...
    祁十四阅读 416评论 6 5
  • 其实很简单 其实很自然 两个人的爱由两人分担 其实并不难 是你太悲观 隔着一道墙不跟谁分享 不想让你为难 你不再需...
    L小白阅读 46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