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钱而工作,不丢人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工作首先是为了生存,其次是为了生活。

像首富那样在公开场合宣称自己不喜欢钱的,是这个社会上的极少数。

我们经常会感到迷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从小被教育,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而奋斗。

这些都没有错。

然而,生存是第一位的。

人只有活着,才有资格谈及精神生活、人际关系、人生理想、功成名就。吃饱饭,保持身体健康是 1 ,其他都是 0 。

世界瞬息万变,任何时代都是这样,无法预知的未来会令人感到不安,银行卡里的存款却总能让人踏实。

日本著名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说:当你面对“为了什么而工作”感到迷茫时,你就干脆而果断地告诉自己“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而已”。

至于“人生价值”“自我成长”之类,是要等自己立足安稳后,在闲暇之余慢慢思考的问题。人生很长,慢慢思考就好了。

工作挣钱,养儿育女,是我们生而为人的责任和宿命。

就像李娟在《遥远的向日葵地》里描写外婆的那段话:她穷尽一生,扯动世上最最脆弱的一根缆绳。我看到亿万万根这样的缆绳拖动沉重的大船,缓缓前行。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根缆绳,是大海的一滴水,是丛林的一棵草。

首先要自食其力,满足温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如果在这过程中,凭借自身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得到领导的认可,与同事关系也还不错,那就已经超越了一半的人。

所从事的工作刚好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最起码不讨厌,有一直坚持下去的愿望,收入也还不错,能够供养家庭和孩子,就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的人。

此时,志同道合的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都是合适的、惬意的。

如果你跟街边的乞丐去谈梦想,他会告诉你,他的梦想是先吃一顿饱饭。

中国人向来忌讳谈钱,尤其是读书人,一谈到钱就好像沾染了世俗的尘埃。把钱称作“孔方兄”“阿堵物”,从小教育孩子“金钱是万恶之源”。

我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君子爱财,只要取之有道,就应该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钱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别的,只要我们获取它的方式得当,使用它的目的纯粹,无需为自己罩上“羞耻感”的面纱。

年轻的时候,将挣钱作为动力,并为此而努力奋斗并非坏事。

为了赚钱的目的而工作,就不会被权力、地位、名誉之类的东西紧紧束缚,就不会因为在工作中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疲于应付,生活也会因此而更加松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