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等红绿灯时,给朋友发了条微信,还没发完绿灯就亮了,只得驱车向前。但心里一直在惦记刚才没有发出去的消息,希望下一个路口是红灯,方便我把消息发完。
其实这条消息是一点也不重要,也不紧急。但仅仅是因为我连续的操作被打断,就影响了我接下来开车一长段时间的心情。
早上开车的那一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一整块放松、缓冲的时间,听着巴赫的音乐,深呼吸,心情放松,给自己确定一个思考的主题,一路到达目地。由于路线已经记熟,不需要不听思考何时该转弯,整个过程非常让人放松。
但如果上车之前、或是等红绿灯之时不小心打开了某篇文章,没有看完却又进入开车状态时,这种心情就很容易荡然无存。就如刚才想发有没有发完的消息,文章本身不见得精彩,但却能让人不自觉的牵挂。
回想这么多,无非是为了更好的指导自己后续的行动。之前看到过很多极简主义者,以及所谓的“断舍离”,现在看来确实有几分道理。有时候选择太多,让人分心、牵挂的太多,看起来丰富异常的生活,却常常容易引发混乱,让人无所适从。
也许可以从小事做起,给自己定下行为准则,有意识的做什么事之前,刻意让自己不要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开车前、开车时不要打开手机;读书时确定一整块时间不要做其他任何不相关的事;处理工作时专注于当前任务。通过养成这些日常的习惯,以逐渐提升自己剥离杂念、屏蔽干扰的能力。
.巴赫与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