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龙头研究之—五粮液篇

1、背景

永远保持好奇心,是个人的喜好,也是觉得活着最有趣的事情。互联网近十年,从浏览器大战到买菜大战,也已然慢慢成为了“传统行业”。作为个人来说,保持对其他模式的研究、其他行业历史的了解,离开单一行业的知识体系~不失为一种辽阔自我的方式。

之后将会不定期琢磨和研究其他行业的公司的财报和模式,以最简单的逻辑成文,以问答的形式来记录。

2、白酒行业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

看一张图,白酒行业龙头的营收增长,除开周所周知的特殊时期,几乎一直是持续增长的。就站在行业外的小白视角,我们尝试回答2个问题,第一,白酒在中国千年的历史至今,是否有任何一个产品品类可以进行替代?第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长线看涨看跌?

答案似乎一目了然。

3、2015年开始,白酒触底反弹的动因是什么?

个人消费市场的崛起,在2012-2014年周所周知的原因,以及4万亿计划后,市场消费结构出现了本质的变化,以下一张图可以概括

4、五粮液为何在2012年后营收被茅台超过?

原因有三,互相关联且递进。

其一,五粮液产品线杂乱,为了各价格区间的覆盖,2001年的时候推出了上百个产品线,品牌价值受损。高端产品线

其二,基于一,茅台强化自身优势,不断在营销上投入国酒概念,同时专注高端产品线。在高端白酒领域站稳脚跟。

其三,茅台和五粮液本身分别为酱香型和浓香型的代表,两种酒类在酿造时间上有很大区别,酱香型酒酿造时间为一年,酿造+贮存至少需要5年,浓香型白酒酿造时间40-60天,酿造+贮存几个月即可,故此耗时长的酱香型白酒在稀缺性和话题性上有天然优势,溢价则水到渠成。

同时再加上茅台极为特殊的产酒地点特殊性,在茅台镇以外的地区都无法建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茅台酒产量增长的的空间是极小的。一句话概括来说,需求持续增长,但供应量一目了然。


5、五粮液日后是否可能反超茅台?有何策略?

个人认为,在茅台品牌本身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五粮液的营收长线是很有可能超过茅台的,但是利润率是较难超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五粮液代表的浓香型白酒,市占率为70%,酱香型白酒仅为15%,酿造周期短,在产量扩张上有天然优势。同时五粮液本身已经在大幅收窄产品线中的中低端产品,财报可以看出其”高端酒“占比是提升的,虽然个人认为120元这个分水岭略有些水。

故此五粮液在产品策略上,有充足产能作为支撑,反观茅台,不如说是由于产量”不得不高端“。

2、在渠道建设上,五粮液由原先的大经销商模式转向学习茅台的小商化,大经销商优势是销售和管理成本低,周转率高,但是缺陷在于难以管控终端价格,而小商化的模式则反之,可以预见的是,五粮液的销售和管理成本将会增高,但是在控价上将更为有效,对于主品牌的高端定位利好,如图为当前五粮液在渠道建设上的策略和成果。



综上总结,用老本行举例,茅台像苹果,而五粮液像三星,但茅台并没有iOS这一产品生态作为底层的护城河,茅台模式核心在于品牌本身,而最大的风险点也在品牌本身,除了品牌,茅台并没有其他的牌可以打。而对于五粮液来说,在产品上还有充足的空间可以试错,但由高端打低端好打,但是从低端打高端是一个持久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