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 劳动分工与否竟然会产生这么大的财富创造差异

财富如何被创造?亚当斯密花了6年的时间,写了一本书叫《国富论》,这本书解决了2个问题,一个是财富如何被创造,另一个是财富如何被分配。财富的创造过程是:当人们把原材料从他们的环境中取出,通过他们的劳动,把这些材料转变人们想要的东西。比如,一个陶艺人把黏土从土地中取出,用它制作了一个陶瓷碗。

劳动分工:那么财富创造的速度取决于一个小时内他能否制作更多的碗。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叫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劳动的分工。亚当斯密举了一个关于大头针制作工厂的例子。在这个工厂中有10个工人,每个工人负责制作针的1到2步,结果他们每人每天能制作4800枚针,但是如果没有劳动分工,每个人单独做针,那么每人每天只能制作20枚针,对于那些技术不熟练的工人,甚至一天内连一枚都做不好。这就是劳动分工增加劳动生产率的绝佳例子。

财富如何被分配?亚当斯密的观点是:对个人来说,最佳的资源分配方式是让人们追求他们自己的私利,做出自己的选择。对社会来说,最佳的分配方式是让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

价格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键机制。当供应<需求,价格上升,生产者增加产品供应,消费者降低消费需求。当供应>需求,价格下降,生产者减少产品供应,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最终价格会稳定在供应和需求平衡的位置。

总的来说,亚当斯密鼓励人们发挥贪婪的本性,这样可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供需得到平衡。

传统经济学发展史:

Jacques Turgot 首次提出了收益递减法则。比如一个农民把种子直接扔在一块土地上,他会得到很小的农作物。如果在播种前耕过一次地的话,那么农作物会更大,如果在播种前耕过2次地,那么农作物会比之前更大。如此推演,直到某一时刻,土地的肥力被耗尽了,耕地越多,收获的农作物越小。

Jeremy Bentham 首次提出了“效用”这个词,描述一个人的开心程度。如果让你选一个苹果或一个香蕉,如果你觉得苹果效用高,那么你就会选择苹果,如果你觉得香蕉效用高,那么你会选择香蕉。

Gossen在Turgot的基础上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urgot是在生产的角度,生产越多,收益越低。Gossen是站在消费的角度,消费越多,收益越低。比如你买一个肉包吃了,觉得很满足,买第二个吃了,也很满足,等到你吃第10个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吃的胃疼,满足感干脆是负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Leon Walras 首次把数学领域(微积分)带到了经济学。他写了一本书,叫《纯经济学的元素》,灵感来源于物理书籍。同时代有一个叫Jevons的人也受到物理学中引力的启发,把人的私利心比作引力,提出了不少新概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9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9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804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8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