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红尘悟

文|月牙兔

起笔

练习

空悟

若要论修行,书法是必备良品……

01

像是被什么力量牵引一样,带着潜意识的执着,自动化地跟着一种被牵引的感觉,开始了今天一天的“日程”。

平时自己练习,一小时左右,一到两遍楷《心经》,刚刚好足够。但今天的描红贴,却足足写了一个上午,几次想要放弃,但越写下去,越读下去,反倒越惬意坐着书写的时刻了,直到纸张结束,再没有多余的字迹可以描摹读写。

第一次写篆书,虽然是描红,但通过四个小时的静坐感悟,好像比自己最初接触书法时的吊儿郎当收获到的更丰富。

写楷书时,我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怎么也写不出有力量的字。

总是轻飘飘,像是孱弱的病人,字形虽然能按照画的方式把它框定一个大概地神似。

但除了没力气,轻飘飘,还有单薄和虚虚实实的起笔顿笔。

02

描着篆书,心里默念着描写的《心经》,从不知道怎么摆手拿笔,到最后整卷完成。

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感觉呢?

就好像是从毛毛糙糙的状态走向细腻柔和的时光森林漫步之旅。

因为太久没写了,不知道怎样拿笔,怎样摆放手腕,怎样起笔,怎样提顿转折,又怎样去观察没接触过的篆书实打实的笔锋,甚至是那到底是一笔完成还是几笔拼凑在一起的字迹,都有些稀里糊涂分辩不清晰。

但从第一个段落过去,到第二个段落的时候,好像能从一边书写一边感受到笔划和整个字的感觉还有字的厚度和扎实的重感,写着写着便有了一点感觉。

凭着感悟和记忆,尝试着顿笔,落下,折笔,回转,还有很多练习不到位的地方,甚至分不清中锋侧锋从哪儿开始起笔。

试着通过转笔去尝试篆字画圈的感觉。

直到写到后半段才把书写的整个流程变得自然一点。

一字是天,轻重虚实便是做人的道理……

03

在这次的书法描红里,想明白了当时工作室的书法老师,为大家定字形练习书法的道理。

每个人的个性和每个人的风格不统一,书法的入门和习练里,屈伯做到了因材施教的整齐划一。

这一点,到今天的篆书描写才明白。

一位同学不爱楷体,偏爱草书和行书,但因为缺了楷书里的钝感,老师便令其习练篆书《散氏盘》《石鼓文》《毛公鼎》,不到半年的练习,那位同学的书法突飞猛进,在书画的工笔画里也有所进步。

屈伯说,他用了几十年的摸索和练习,才达到的境界,那位同学不过用了近两年时间,便炉火纯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来实习再没碰过书法的我们也有着进步,每个人都在比赛里出了成绩,虽然我只拿了个靠边的优秀奖,但看着其他小伙们成绩,也跟着欣喜。

记得初入工作室游览时,还不打算去和大家一起练习,但碍于不好意思,也装模作样的拿起了纸笔。

对于我来说,第一次拿起书法的笔,就像牙牙学语的时候拿筷子的滑稽。

04

因为拿笔不会,动笔又无所适从,字写得特别大,但看着特傻,大家会笑笑你,但不是嘲笑。反倒跟着大家一起笑,最后笑开了,乐不可支。

那时候,有音乐,有墨香,还有一群以笔相交的小伙伴,大多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会在特定的一天聚齐,因为屈伯要开课堂,讲道理。

那时候,屈伯说,“这段经历会成为你们人生中的宝贵事件之一……等到了以后你们就知道其中的含义……”

现在,我好像明白了。

书法,书画,都是道理。

一笔一划是道理,墨的变化是道理。

笔画里有抑扬顿挫,墨的干湿浓淡和纸张的关系,还有运笔的力气,提笔的把握。

无一不在透析着做人的道理,还有诗一般的生活哲学……


365训练营第77天――爱丽丝的月牙兔

和自己的挑战赛1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