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印度人那么自信?
《今日印度》做了一项调查,72%的印度人相信他们的军事实力可以战胜我军。
其实当初我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觉得很正常。
印度有13.24亿人口,其中高种姓的只占15%,也就是说,印度只有不到2亿人,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下的,比如受教育等等。
所以我一开始看到这个数字,还在想,大概是72%的印度人都没有机会接触到现代文明,说到底,他们脑子里就没有概念。
那你让他给出什么结论,都不稀奇。
但后来看了之后,才知道我错了。
人家的调查是72%的印度人相信他们的军事实力可以战胜我军,剩下的28%呢?认为他们将不战而胜...
好吧,让我想起那句万能的用语,你开心就好。
有人不明白,印度人为啥这么自信。
其实不是印度人自信,是中华文化圈之外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有一种迷之自信。
这个原因公知们告诉过你。
用他们的话讲,叫做我们缺乏信仰。
这句话你应该听过很多遍。
在公知的认知世界里,我们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会被归结于缺乏信仰,而别人一切做的好的地方,都会被归结于拥有信仰。
你说这句话对不对呢?
也对也不对。
我们从不缺乏信仰,我们只是信仰现实而已。
我们的文化,即便是神话里,都没有原生自信。
你去看下西方神话,神就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神生的。
第一种是原生神,我们也有,像盘古,女娲。
但接下来就很不一样。
西方的英雄,基本都是半神,所谓半神比如像珀尔修斯,是神和凡人生的,所以与生俱来了部分神性。
但你反观中国的神话系统,他不跟你讲这个,他跟你讲修炼。
张果老昔日就是一只普通耗子,修炼了一万年,可以和真武大帝出身的吕洞宾同为八仙。
这是很大的不一样。
西方的耗子,修炼再久,那也是只耗子,就算有点小法力,也轮不到它混进神的队伍。说到底,它是不可能成为正面人物的。
但我们没有这个观念。
我们不会因为杨戬是玉帝妹子私通凡人,就认为他自带神性,我们也不会因为孙悟空是只猴,就低人一等。
事实上他们学的是差不多的本事,所以打也打成平手。
换句话说,我们的信仰就是现实。
就是猴子对玉帝说的那句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孙猴子跟如来说的也是这番话,他问如来:玉帝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坐得此位?
言外之意就是说他自己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如何做不得玉帝?
如来跟他的解释也非常符合东方文化。
如来说:玉帝到达这个位置共经历了一亿三千二百劫。每劫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约十五亿七千万年。
这不是你个几百年的小猴子可以比的。
意思是比功劳,叙资历。
你注意,无论功劳、资历还是本事,终归都是现实世界里的东西。这些和出身没有直接联系。
现实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容易被证伪。
你说你自信对吧,那咱们来考试好了。
人家连中三元,16岁中了状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娶公主去了。
你呢,考到范进那个岁数,童生都考不出来,你还能保持自信么?
所以一个正常华人的前半生,就是一个不断接受自己的过程。
10岁的时候幻想清华,18岁的时候乖乖去二本了;
18岁的时候幻想娶个白富美,等28岁就认清楚结婚的成本了;
22岁的时候幻想一年一升迁,10年后当上CEO,走向人生巅峰,等10年后就认清了“积蓄不好攒,工作不好找,房子不好买,学校不好进”。
从此就开始逼娃模式,开始要求孩子把你幻想的每一件事,都实现一遍,直到20年后,默默的看着他重复你的人生...
所以你要求一个华人有印度人,或者美国人一样的自信,是很荒唐的。
文化基因里就没这玩意。
所谓文化基因就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我们小时候和印度人小时候实际上是一种人,谁都曾经幻想过自己是孙悟空,无所不能。
无非印度人幻想的比较多,印度有几百种宗教,光印度教就有3.3亿个神。
本质是一样的,大家少时都爱幻想。
但是我们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童话被拆穿,梦想被破灭的这样一段经历,就是所谓的“成长”。
而那些有信仰的民族,或者说,并不信仰现实的民族,他们是不拆穿的。
一个人如果总是满脑子“天堂,来世,彼岸”,那他一定是霸气侧漏的。
而且你要注意,这得有环境配合,有背景加成,光靠一个人,是没法保持迷之自信的。
我给你举俩例子做对比,你就知道华人从小到大有多么的不容易。
我上高中的时候,一般来说成绩都在年级12,13的样子。有一次重点班里的高手们都去参加全国数学联赛的冬令营了。
我一举考进了年级前十名。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嘛。
我们期末考试是怎么坐的呢?全年级前五十坐在一个教室里,一排八个人,年级第一坐在倒数第一排的第一个位置,然后就这样12345678,然后第二排,9,10...
我就坐在倒数第二排,第一个,年级第一的前面,她是个女生,很漂亮一个姑娘。
漂亮是很难得的,因为她是可以随便保送清华计算机的学霸,学霸里面鲜有美女。
就这样一门一门的考下去,直到历史考试。历史是副科,对于理科生来说。
她考试之前说自己没有复习,要挂了要挂了,云云。
我也是出于怜香惜玉,就把自己的卷子,主动丢给她,让她抄。
全年级前五十的那个考场,是没有监考老师的。老师也不会操心这帮人,你想递卷子,也没人会管你。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她把卷子还给我了,还把我做错的地方,一一改了过来...
考完后,还把这事儿当作笑话,讲给她的闺蜜听,结果传遍全校,我成了笑料。
可想而知,我有多尬。
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她所谓不行了不行了,要挂了要挂了,只是一种过度的谦虚,或者说秀姿态。
没人真当回事儿,只有我傻兮兮的信了她,还自信满满的把自己的卷子递给她。
结果人家毫不留情的让我“成长”了一把。
华人的世界,你要像黛玉进贾府一样,小心翼翼的观察周围的人,揣摩自己应有的行为。
而不是自信爆棚的上演霸气侧漏,否则,你很容易被人家当猴耍。
但其他民族并不是这样。
你去看非诚勿扰有一期,有个美国小伙,其实啥都没有,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个人成就,没有资产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可证伪的才华。
你可以认为他除了会讲英语,就什么都没有了。但他还是霸气侧漏的在舞台上秀了一把美式自信。
他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未来三年的打算是竞选美国总统。
这样一番说辞遭遇了集体灭灯,因为华人女性大都很现实,没人欣赏这种美式的迷之自信。
但我相信,他这种性格,回到美国,或者去印度,会很讨喜。
对比清楚了这种文化差异,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公知非常厌恶这种世俗的文化。
或者说,他们为什么非常向往信仰。
作为知识分子,尤其是耍弄笔杆子的知识分子,最擅长的是什么?
当然是吹。
吹不是贬义词,我虽然不是文科知识分子,但你看到了,我也挺会吹的。
所有会吹的人,都很希望能够靠吹牛混饭吃。
靠吹牛混饭吃最合理的方式是什么?
是说相声。
你去看咱们号的介绍,就是旨在成为公众号界的德云社。
但问题是,不是每个会吹的人,都像我一样,这么有幽默感。
那些没有幽默感的“秀才”们,怎么办呢?
他当然希望社会不要那么世俗。
我吹,你就要信,你信了,我就可以当大主教。当了大主教,就可以卖各种赎罪券,成为时间管理达人。
这不是我说的哦,这是薄伽丘的《十日谈》里写的,这是本很有意思的小说。
但当一个文化特别现实的时候,就没人光听你吹,人家要你兑现你的牛皮。
做嘛又做不到,吹嘛,又没人信,那自然很憋屈。
所以只能YY,有个美貌又多金的狐仙爱上自己,这就是古往今来,书生们最爱干的事情。
我今天讲的这些,没有黑印度的意思。世界是很大的,采用什么样的活法,是每个民族的自由,也是每个人的自由。
可证伪有可证伪的坏处,活得太认真,会很累。
不可证伪有不可证伪好处,活的轻松嘛。
何必那么较真呢,有什么是干一碗恒河水不能解决的?不能就再干一碗牛尿。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