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北方一个小农村度过的,那是我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随着时光飞逝,一些农村的老行当静悄悄地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童年的记忆离我们越来越远。
1. 爆米花
还记得那时候的爆米花吗?一个老爷爷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炉和风箱,走街窜巷。时而,“砰”地一声,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那时候,我和小伙伴都会围着观看,仿佛老爷爷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魔术师。当“砰”的声音快响起时,老爷爷总会乐呵呵地嘱咐我们:快捂好耳朵!我们则用小手堵住耳朵,人也后退好几步,生怕被爆米花蹦了身体。当看到白白的爆米花出现,则兴奋的手舞足蹈,往往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买上一些,分给小朋友吃。我们边吃着爆米花边笑着跑开。
2. 弹棉花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就是棉花去籽以后,用弦弓来弹,一般是用旧棉重新弹,使已经“结”、“实”的絮棉被、棉衣的棉,变得更加松软。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弹棉花的店铺比较简易,很多是上门服务,往往就在院子里,空地上,用条凳支上门板,搭个床即可以开工。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魔术,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
3. 磨剪子
“磨剪子嘞、戗菜刀哟~~~~~”,小时候,经常能听到磨刀老头悠长的吆喝声,还有铛铛作响的金属撞击声。磨刀人的行头好像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肩找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两块磨刀石,一块用于粗磨,一块用于细磨,凳腿上还绑着个水铁罐。凳子的另一头则绑着坐垫,还挂了一个篮子或一只箱子,里面装一些简单的工具,锤子,钢铲,水刷,水布,等等。一把钝口的菜刀,在磨刀人的手里,只需一根烟功夫,就改变了面貌。当他把磨好的剪子与菜刀交还给主人时,那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蓄满了笑意。这一刻他或许正陶醉在喜悦里,他甚至淡忘了报酬,任凭细密的汗珠从他的额上沁出来,再沁出来。他端起主人好客送来的一杯茶,仰头一气喝完,随手用衣袖抹一下嘴,又佝偻身子忙活开了。刀子在磨剪工的手上打磨着,让它重焕生机,让它变得更锋利,当然打磨的也是磨刀工光明的生活。
4. 剃头匠
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5. 收头发
在乡下,有一种行当是城里人见不到的,那就是收头发的。收头发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而且都是男的。他们都穿得十分简单、朴素,骑着横梁自行车,有个大喇叭,一进村就卖力地吆喝:“收——头发咯,收又长又粗的头发嘞。”还记得我小学时,经常有同学把留了很多年的头发剪了去卖钱。当然,收头发的人会根据头发的质量、光泽度、颜色、长短等来给钱。在那时物质匮乏的农村,往往还会引起一阵讨价还价。
6. 走街串巷的小贩
小时候,有很多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小贩,他们有的卖冰棍、卖扒糕,还有的卖西瓜、卖冰糖葫芦等,小时候家穷,出不起钱,就用家里的粮食换。而这一做法,也是当时很多农村普遍流行的。时至今日,很多小贩的叫卖声都让我记忆犹新。收废品的人骑着三轮车,手拿拨浪鼓,边摇边喊:收酒瓶废铁旧报纸~~;卖冰棍的人手推自行车,棉被盖着泡沫箱子,每逢有庙会、赶集的时候就会出现;补锅匠嘹亮的叫喊,婆婆媳妇们纷纷拿着家里的破锅烂盆出来,叮叮当当,锅碗瓢盆一顿响,给我们的市井生活增添了音符。
一个个古老的行当正在逐渐萎缩,这也许是工业时代与传统手艺不可调和的矛盾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不断有新事物出现,也不断有旧事物消亡,那些逝去的事物便构成了记忆中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