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第25天


唵米决口喻

偷吃米,不愿承认,最终被割开嘴,一切都暴露。

人人都会犯错,承认改过,不多大事,但有人偏不愿向他人来坦诚过错,因为不愿面对自己的羞耻感和失败感。我们从小被教育知错就改是好孩子,但能做到的有几人?我原来就特别不愿意认错,他人指出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攻击而辩解,直到看到论语“过则勿惮改”,才真正明白错可以犯,改了就好。


诈言马死喻

明明是自己贪生装死,弄丢了自己的战马,却不肯承认,还偷他人马尾巴来证明,结果尾巴颜色不对,泄了自己的秘。

现实中我们不会撤这么大谎,但也常常自己欺骗自己。有时候自我感觉良好事实了了,有时自我否定一无是处,很难把自己眼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想统一,所以认识自己很难。


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表里一致是人至高的境界。实际很难,或脸上笑心里哭,或面上笑背后刀。所以中庸把正心诚意做为做人原则与目标。小时候以为可以虚与委蛇是成熟,面具戴久了,时至中年才明白可以肆意的笑畅快的说是多么难得,做自己成了目标。人生便是如此奇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甘棠书院阅读 2,631评论 0 0
  • 唵①米决口喻 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
    jn_2017阅读 328评论 0 0
  • 尝庵婆罗果喻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当中发现和认识,不可能事事都要经历后才能得到经验,比如我们想知...
    吕佳垚阅读 194评论 0 0
  •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白话】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
    蜻蜓之旅阅读 691评论 2 7
  • 72、唵米决口喻 文中愚人,害怕自己偷吃米被发现,含着满口的米不敢张嘴,最后被大夫诊断为有病,以致于被用刀子割...
    木_美阅读 3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