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最好的老师》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里面还出现了很多生字新词,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一直担心两节课上不完(针对略读课文,我一般都会想办法在两节课之内上好),单扫除生字障碍至少就需要一节课,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蕴含的道理,至少也需要两节课。

为了缩短授课时间,教学这篇课文的前一天,我就为学生设计以下预习提纲: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3、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4、你喜欢怀特森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除了为学生设计以上预习提纲,我还用小黑板提前出示了本课的词语。我这样做的意图是,希望同学们除了要按以上预习提纲进行学习课文,还要练习把词语读正确、读流利,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新词(课前扫除生字词障碍)。

也许是因为我课前已经为学生精心设计了预习提纲,学生又能按我设计的预习提纲有目的地、认真地预习课文,结果,我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轻松上完了这篇课文。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能对答如流,从他们的回答中,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这篇课文的内容以及课文要阐述的道理都已经有所了解。

教学这篇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还出示了这样的拓展练习:1、通过学习《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或人物?我刚出示好以上问题,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举手。有几个同学在谈到自己受到的启示时,能够结合班上同学盲目抄参考答案或同学答案的现象来叙述,并决心以后不再迷信参考答案,不人云亦云,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还要有敢于怀疑书本或权威的精神。可见同学们已经领悟到了本课要阐明的道理。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好的老师》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为了使本课的人文性落到实处,课后我还布置学生写这篇课文的读后感。通过写读后感,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敢于怀疑书本和权威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同时敢于怀疑书本和权威。

总之,我之所以能够在一节课内轻松上完这篇篇幅很长的课文,主要是我能够做到课前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而且我设计的预习提纲中的问题,都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前学生已经按着老师设计的提纲认真地预习课文,用心地思考并解决那些问题,上课时他们自然就能应付自如。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教师为学生设计预习提纲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佳途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