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六十载,记忆中从小到大,每年端午包粽子都是妈妈亲手包,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都看在眼里。采购黄米,粽叶,淘米换水。最少经过十天左右。妈妈说:黄米经过浸泡,煮出来的粽子光滑,粘度性好,味道清香。也许是妈妈几十年的风俗习惯,总结出来的经验吧!
妈妈年龄大了,准备工作我开始主动承担,大弟妹有时间常来帮忙,妈妈还夸奖她儿媳妇粽子包的好呢!但妈妈还是闲不住,总喜欢自己动手,坐在方桌前看着妈妈包制有棱有角的黄米大粽子,一盆盆粽子,锅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煮开锅开始用文火,粽叶飘着清香,真想马上吃一口香香的大粽子。
门前插着萘蒿和柳条,屋里挂着我闲时叠的红纸灯笼,或者妈妈逛市场买来的五颜六色漂亮小灯笼。有妈妈在的节日气氛总是让我们心里暖暖的,真是有妈就有家啊!
记得2014年端午节第一次和妈妈学包粽子的情景,虽然在妈妈身边耳熏目染,但真正操作起来,显得两手还是有些笨拙,担心绑不紧怕散包,从包小体积的粽子开始,妈妈先给我慢动作示范,耐心鼓励我,当妈妈看到我第一个小粽子成功的那一刻,妈妈还表扬了我,我像孩子一样,心里美滋滋的,真有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
妈妈这张回忆照我一直在手机珍藏,感谢亲爱的女儿培养我拍照的兴趣,留下那些最美好的回忆,我感到特别珍贵!
自从2016年妈妈走后端午吃粽子,都是小弟妹包好的粽子送过来,2018年我来女儿家,还没到端午节,每天接送外孙去幼儿园,他常和姥姥商量,让给他买肉粽子,为了方便,我开始第一次自己动手包粽子,真空包装粽子叶,情不自禁联想起老妈生前最拿手的大粽子。
虽然没有老妈包的粽子有棱角,粽子也很小,自我感觉速度还不算慢,我把粽子包好整齐地摆放在锅里,仔细看管,从开始煤气大火开锅后马上改小火煮,还放上一些鸡蛋,都说随粽子一起煮鸡蛋别有一番风味,果然不错!我很幸运,基本没有煮漏米现象,外孙吃着姥姥包的粽子,非常开心,竖起大拇指给姥姥点赞!端午我特意多包些粽子送给女儿的朋友。内心充满温馨,没想到妈妈包粽子的手艺冥冥之中还得真传了呢!
打那以后每年端午节或平日里外孙想吃粽子,我就会去超市购买江米,为了方便都买真空包装粽子叶,闲时就自己包粽子然后冷藏,满足外孙小小的心愿。
今年端午节,我特别有兴致还想自己包黄米,江米混合粽子。南方都喜欢吃肉粽子,但北方还是习惯吃红枣黄米粽子,或者纯江米红枣粽子,正好冰箱还有些库存真空包装粽子叶,完好无损,南方没看见马莲,都用白线绳代替捆绑,因地制宜,感觉还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