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享第157天
高效休息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
学习工作一小时就觉得疲惫;
即使没有做体力劳动,仅仅是脑力劳动,工作一会儿也会饿;
工作累了,顺手拿起手机,看个朋友圈,刷个短视频,看一集电视剧,结果,看着看着一个小时过去了,剧集看完一集,根本停不下来,然后到了饭点儿,心里满满的负罪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要从大脑的特点开始探讨。
人类大脑天生渴求各种信息,尤其是简短而不费力的,比如小时候看到的动画片,现在看的短视频。所以,即使没有特定的工作,大脑仍然处于运转的状态,进入DMN模式(预设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哪怕我们发呆,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DMN的能量消耗也会占大脑整体能量消耗的60%~80%。
高效优秀的那些人,又是如何做到高效优秀的呢?
其实,有这样的三个小习惯,尤其第一个习惯,你也能做到。
第一,看我72变。
因为不同的内容,大脑使用区域不同。变换不同的工作和学习内容,就可以让大脑疲劳的区域先休息,激活另一个区域。
比如,我在备课的时候,一小时后,会简单地做一组哑铃运动,或者三组拉筋运动,一静一动相结合。
有时候也会拿起手机,我就把家长朋友圈分享的心灵笔记做一些支持和留言,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也给我的大脑带来了变换的愉悦感,自己就像孙悟空,体验着不同风格的生活。
再比如孩子写作业,催孩子写作业,不如提醒孩子一会儿写一会儿读,一会儿写一会儿背,一会儿计算一会儿……做了一会儿需要思考的作业,变换成抄写的作业。
第二,运动。
如果你手头工作或者学习没有那么紧张的话,可以拿出半小时的时间,让自己到户外来运动。
关于运动带来的好处,原来有分享过,只要连续15分钟以上的运动,就可以让你的身体产生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让你快乐的物质产生了,也会为随后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更棒的效率。
第三,养心小睡。
成年人一般四五小时后就会感觉疲惫,这时候的小睡,既可以养心,又可以提升效率。但是,一定是小睡,不是猪八戒那样贪心的大睡,尤其中午,睡过头也会造成身体不舒服,甚至带来更多心理负担。
另外,早起后雷打不动的一些工作和学习,也会提升效率和成就感,当然,这个习惯有些难,我自己在坚持,深有体会,你要不要试试?
想要高效和优秀的工作和学习,就要有高效和优秀的休息方式,让自己满血复活的三个小习惯送给你:
第一,看我72变——既换脑子,也换场景;
第二,户外运动;
第三,养心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