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爹带领村民建桥
我爹十八岁就当上了村里的保管员。经过多年的锻炼,又被分到小队当了队长。至今我爹已做了四十多年的村官,虽然只是个芝麻官,然而这些年为村民做出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你了解了我爹,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敬佩他。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人们收获粮食,全凭肩膀扛和担子挑。后来生活好了点,开始用单轱辘车推,虽然轻松了,但是载重量毕竟有限。来回跑的次数也不少。
这里的路,非常的陡峭,我站在村子的某个路口向村里张望,发现整个村庄,不是掉进了井里,就是钻入了云端。人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可想多么的艰难。
山里人最怕下连阴雨,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更让人措手不及。往往会引发山洪和泥石流。不仅河沟里的路会被洪水冲走,有的人家的房子转瞬间就被山洪卷跑。其悲惨的场景惨不忍睹。
遇上这种天气,赶着羊外出的人们,如果不能在暴雨前赶回村里,就只能在野外露营了。
经过村前的河道,非常宽,大约有好几丈。村里人即使想给在野外露营的人们投送干粮也爱莫能助。只能等到河水不再湍急时,双方高声呼喊着,约定在某个稍微狭窄的河道旁见面。这时我爹和 许多村民会轮流向河的对岸抛掷大绳。
一旦大绳被对岸的人抓住,他就会将绳子牢牢的困在腰里,我爹和村民们就会大声的喊着口号,将跨河而过的村民拉上岸。
雨水过去后,我爹和村民又开始搬石头、挑沙子,重新修路。
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交通便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央调拨资金,地方踊跃执行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我爹也积极的带领村民开始建桥了。
村里的石匠在山里开好了石头,几个村民一组将石头抬到村边。
河道的地方太低了,需要用石头把地基垒起来。桥的高度要和居住在最低地方的村民的地基一样高。对于村民来说这已经是个大工程了。
村里修建的是驼峰隆起的石拱桥,中间孔径很大,两边桥孔低而小。
桥建成后,村民的生产生活都方便了。
2 我爹带领村民安装自来水
我爹当年走张北的时候,在故宫亲眼目睹了汉白玉石做的先进的排水系统。那时,他暗暗下决心,一旦村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就要带领村民安装自来水。
现在的城里人是无法想象当年乡下人的艰难的。
村民们会在村边的山根下寻找泉水,人们集体出动挖水窖。有的挖着挖着就断流了,只得重新寻找水源。据说,我娘的亲二舅,当年挖水窖时,不小心掉进了泉水里,浸泡的时间长,受了风寒,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
遇上发大水,村民过不了河,只得在家接房檐水,澄清了吃。
洪水变小时,也有许多村民光着脚丫过河挑水。记忆中,我爹也曾挽着裤腿,光着脚丫挑回家两桶水,可是却着了凉,在炕上躺了两天才能下炕。
我在这艰难的岁月中,也慢慢的长大了。
由于我爹的事务多,我娘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我早早的就干起了农活。上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挑个扁担,两边挂上水桶。到村边的水窖里挑水了。
我当时的个头还不足以支撑起扁担。还好,扁担两头的挂钩可以将铁链子挂起来。于是,我用扁担挑起水桶后,水桶就离开地面一段距离,这样就不至于挑着水桶往前走时,撞上地上的石头。
滑稽的事情经常发生,有时不小心会把水桶掉入水窖,使出浑身劫数,把里面的水搅浑了,也钩不出水桶,只好喊人帮忙。每次我只能挑半桶水,晃荡着回家。
记忆中的那段路,非常的遥远,上了一个坡,一会儿又要上一个坡。拐了一道弯,一会儿又要拐另一道弯。我都数不清要休息多少次才能到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爹开始动员人们出力、出钱安装自来水。人们纷纷响应。
我们村安装自来水不需要水塔,完全凭借地势落差大的优势。
我爹带领村民在两公里之外找到了泉眼,然后开始挖坑。做好水窖后,在水窖的上方盖了个小房子。周围都用水泥粉刷,既坚固,又卫生。
水窖修好后,开始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挖沟埋管子。所有的管道都尽可能的沿着山根走。免不了遇上岩石,只能等待石匠凿开岩石,才能继续向前挖沟,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水管开通了,望着清凉的山泉水冒出的那一刻,我和几个孩子用手泼着嬉戏、打闹着,我爹由于激动,开始用手去擦挂在两腮的晶莹的泪珠。
祖祖辈辈一直挑水吃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人们再也不需要用脸盆端着衣服跑到河边洗了。
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这在当时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我爹做到了,村民从心里都非常佩服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