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恶”,在高中生的文言文词典里,翻译为“不好的行径”。所以我们可以想见,恶不只是可以作用于他人,更是可以作用于自己。其实到了我们这个十八周岁零几十个月的年纪,只要有基本的道德观念,对他人作恶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另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对自己作恶。
什么是对自己作恶?对自己的放纵、伤害和贬低。可以举例子。比如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体,但是我们还是会习惯去熬夜;或者我们都知道超前消费风险很高,但我们在面对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总是免不了冲动一下;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当舔狗不好,但有时候就是很难成功劝诫自己,最终陷入泥沼无法自拔。
当然,对自己作恶是有伤害大小之分,我认同这种想法,实际上我自己也是持有这种想法。
但再小的恶也是恶,有恶就必然意味着作恶者付出了代价,不管这代价有多小,它毕竟是存在的。
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放纵、伤害和贬低,无论这个具体行为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小,它仍然是存在的。既然存在,就不能视而不见。比如,我们熬了几天夜,虽然过后,我们好像看不出来身体有什么明显的损伤,但这种对身体的损伤必然是存在的。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木头上的溃烂再小,对整体的损伤也不可忽视。只要有损伤,就避免不了在这个方向上出问题。我想正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你,也应该不止一次看到诸如某年轻人熬夜猝死或者某大学生网贷出事这样的新闻。这也更加有力地印证了我们正在讨论的理论。
用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来讲,把负面影响比作水,把我们的承受极限比作桶,每次我们对自己作恶就是往桶里加入一定量的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桶里的水会缓慢的蒸发,直到完全消失,但如果我们往桶里加水的速度大于水自身蒸发的速度,那或早或晚,我们都会面临水溢出桶的局面。每个人的桶的容量不一样,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每个人的桶的容量都是有限的。有限的容器承装无限的内容物,必然会有装不下的那一天,也就意味着看不到的问题全面爆发的时候。
事实上,我们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让加水的速度慢过水蒸发的速度,具体来说,就是尽可能少的做出有害于自己的事情。是的,请你注意我的措辞,我是说“尽可能少”,因为我明白,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但是如果能够避免,就请尽量避免去做这些事。
熬夜、酗酒、抽烟、不自爱,诸如此类的事情,也许暂时会往你的大脑里注入几焦耳能量让你感到愉悦,但恰恰是这种愉悦掩盖住了事实上的伤害,让我们对这种伤害缺乏感知。除非到了崩溃的那个点,我们是几乎没办法知道自己的承受极限和消化负面影响的速度的。除了尽力规避,我暂时给不出你更好的建议。
生活一向是铁面无私。你犯的错,种下的因,必然会改变一些现实,最终形成你自己的果。然而人生无法回头,当我们对自己收获的果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难有机会去改变了。所以,每当有想法做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请你暂缓付诸行动的速度,用一点时间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谈论的这些话,想想,最终的、最坏的那个结果你能够承受吗?我想明智的你会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