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华历史上唯有的两个半圣人之一(另为孔子也有说诸葛亮,半个是曾国潘),他,立德(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立功(完成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三大战役)、立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他,被《明朝那些事》作者当年明月誉为“大明第一牛人”。他,就是王阳明。
他,一生都走在成为圣贤之路上
同几乎所有伟大的哲学家一家,王守仁(曾用名王云,自号阳明子)出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显赫家庭(毕竟一个饿着肚子的人是没时间思考高深的哲学问题的),父亲王华后来高中状元。
1483年刚刚12岁的王阳明就在北京向他的私塾老师提出了“何谓第一等事”?这么高深的哲学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读书做圣贤。
“要做圣贤”,少年王阳明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当年社会主流对于圣贤是这么定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他,开始向“经略四方,平定天下”求圣贤之道。读兵书、拉着小伙伴家里仆人们搞军事演习、15岁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
他,又向道家求圣贤之道。
结果结婚之夜,洞房花烛之时,跑到郊外道观与道士侃大山,忘了时间,当了落跑新郎。
他,又向程朱理学求圣贤之道。
结果格竹子格的不省人事。
他,又向佛教求圣贤之道。
结果给我们留下了可供追忆的阳明洞。
所有这些在圣贤之路上的探索,为阳明心学的横空出世,为他的不世武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终于到了瓜熟蒂落的那个节点。
在遍寻圣贤之道而不得时,生活的磨难却不期而至,由于得罪了“立皇帝”刘瑾,王阳明被仍进了 锦衣卫大牢,在侥幸留住了一条命后,被贬到了当时大明帝国疆域最南方的贵州龙场当了一名驿丞。
居夷三载,守困养静,生活的磨难,带来的却是契机,在龙场,王阳明提出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著名的龙场悟道奏响了阳明心学的开篇礼炮。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圣贤之道。
他的三大战役——知行合一的伟大实践
南赣剿匪。正德十一年,在兵部尚书王琼的举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王阳明到任后,决心要剿灭盗贼。他知道官府中有不少盗贼的耳目,就逼问出了盗贼的动静。随后调派各方兵士,狡诈用兵,在正德十二年,荡平了江西为患数十年的盗贼。
平定宁王。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得到消息,立即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由于兵力不足,他聚集各个府县士兵,征调粮食,制造军械。他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狡诈用兵”的特点,仅用了35天便活捉宁王,结束了叛乱。
广西戡乱。嘉靖六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嘉靖皇帝为平叛乱,只好又请出了王阳明。王阳明为国家大义,重新出山,担任两广总督兼巡抚,领兵平定叛乱。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还未开战,便投降了王阳明。随后,王阳明又带兵平定了八寨、断藤峡叛军。
回头来让王阳明名垂千古的“三大战役”,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以弱胜强、攻心为上、虚虚实实、以贼供贼,完全的诠释了阳明心学的伟大。
他的,阳明心学
和当时主流的程朱理学一样,王阳明的心学也是围绕“存天理”来阐述的。只是在如何“存天理’上所选择的道路方向不同。
对于如何”存天理‘,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致良知“。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叫”良知‘的东西,它能明辨善恶是非,无所不能,王阳明认为心里的良知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那个终极之“理”。
只要我们能保持良知光明(我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拥有道德(善恶)和智慧(是非)的判断力。
那怎么样才能保持光明的良知呢?王阳明提出要省察克治,通过静坐等方法保持内心的平静,自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然后加以克服。
保持光明的良知,不是一件容易和简单的事,所以王阳明又教导我们要“自然而然、不焦急”。
知行合一,知并不是“知道”、“知识”的意思,而是指人人拥有的“良知”,明辨善恶是非的道德和智慧。要听从你内心的直觉、内心发出的第一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