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浪费时间了
有些人喜欢把笔记做的很工整,就像下面那幅图片一样,整整齐齐,一行一行的,几乎把本子上所有的横线,空格给填满了。可以说是把老师说的,黑板上写的知识一字不差的都记了下来,然后把笔记本当做宝贝珍藏。
许多人看到这样的笔记,都会觉得,哇,这人上课好认真,又记了这么多笔记,成绩应该很多,一定是个大学霸吧。
可是当你考试,或者别人问到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你却结结巴巴的回答不出来......我记得好像是......等下,等我翻下笔记本,我记得我有记
其实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只要我做了笔记就能把这个知识点记住了,而真却是恰恰不是这样或者正好相反。
你做的笔记是为了更好的遗忘,反正我都记在笔记本上了,需要的时候我只要翻开就知道。然后你就不会想着去翻开它,去记忆他,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笔记是没有多大的价值的,顶多就是用来练练书法罢了。
说实话,一翻开就这么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完都需要一定的毅力,如果再加上字不是很工整的话,那真的是对眼睛和脑力的双重折磨,更别说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了。
那为什么我么做了这么多笔记还是记不住呢?
怎么做笔记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去记忆呢?
整天说脑壳疼,脑壳是什么?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上千亿个神经元,而神经元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脑细胞,具有长突起的细胞,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而每个神经元都与成千上万的神经树冠相连着。
虽然我们的大脑里的脑细胞的数量其庞大,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其实神经元的数量并没有直接关系,起决定作用的反而是神经元之间的密集程度。
我们可以把神经元比做成蜘蛛网上的丝,当我们每获得一条新信息,就等于在这张网上添加一条丝。
那些这条新编织进来的丝,要如何排上用场?如何才能抓住更多的昆虫呢?
那就是与既有的网紧密连接。
一张网,并不是说只要织的够大,就一定能决定抓住的昆虫多,而最主要的是让这个网变得结实牢固。就像一个知识点一样,并不是说单单只要获取足够量的信息就能够了,而是要与既有的知识产生连接。如果没有与现有的网相连接固定,一阵风吹过,可想而知,这样的网是多么不堪一击。
许多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知识的获取上,而没有花时间去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在知识与之间塑造更多的高速公路,才能把打造成牢固的知识网络。否则再多的信息,也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就像一条条没有固定在网上的丝,毫无意义。
而神经元和蜘蛛网一样,他们的网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有些地方密集,有些地方稀松。那些密密麻麻的地方就是你熟悉的领域,而那些没有多少条丝萧条挂在那里的地方,就是你没有掌握,陌生的领域,或者与生活关联不大。
你还会把书从头看到尾吗?
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思维方式,就像我们在阅读,受稿纸和书本的空间影响,我们必须遵循着某种顺序,例如章节,段落,文字,以二维的方式把信息连成线状。
这样的思维主要由于我们从小的阅读习惯所形成的。我们识字的时候,是通过学习先学会字母,然后拼音,汉字,词组,句子的方式,按线性的顺序把我们的思想,想法串联成语言然后表达出来。同时由于身体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
就像一本书的作者,他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的所有知识都抛给你,他需要把所有的知识从神经元中激活,分类,提取,列好顺序,以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形式,把内容呈现出来。而大多数读者也严格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处理书本的信息,从头看都尾。
这样的线性处理的方式,是不符合大脑的工作原理的。
人与人之间其实只能进行间接的沟通,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把你对于这件事情所有想法,完全的从你的神经元中捕捉出来,然后按顺序组织成线性,通过利用文字或语言来充当思维的中介传递给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加工过程。
你的大脑随时都在“开小差”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就像前面提到的神经元一样,伸出一定的树突,与其他细胞连接,相互传递知识。
当你正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件事情闯进来,这就是发散性思维。
举个例子说:
就是当你写作业的时候,非常专注,但突然你就会想,等下吃什么呢?叫外卖还是自己煮呢?
当你正在别人讨论某事的是偶,你突然间会想到我的快递到哪了呢?应该在派送中了把。
这有点像在开小差,但人们思维就是这样的,当你刺激了某个脑细胞,你激活的是所以与他相连接的神经元。
我们的大脑比较适合利用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方法,而前面提到的整整齐齐的线性笔记是非常不利于记忆的。
所以我们要怎样利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去学习和记笔记呢?
详细的方法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阐述。
下篇文章里面会给出具体的方法论,帮助你的笔记更加利于你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