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告诫我自己,当老师千万得有自知之明,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别人说你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别信,那是因为孩子在你班里。别人说你像蜡烛一样,别听,自己千万别把自己点了。当老师的,要是连这点分辨是非的脑子都没有,最好就不要当老师了。
有人说,教育是教书育人,可是老师就能确定自己读书多,比家长更会育人么?有人说,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试想一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是不是有人做得比你更加专业?
我对教育的理解很简单: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关于教育的终极问题:在没有教室,没有老师,甚至没有问题的场景,学生依然能够热爱学习,习惯性地用正确的方式学习,去发现,研究并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社会上有一种对“学习无用论”的错误理解,很多人说学习无用,并不是说学习是错的,他们愤恨的是在学校仅仅学会了考试排名,没有系统地掌握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学知识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人家并不是说上学没用,人家是说,自己在学校里的东西,生活中用不上或者不会用。
很多人可能会用研究生工作好,博士生单位好的例子来证明学习有用。我想说,这个社会研究生有多少,博士生有多少?没学历的人就不学习了?没学历就没本事了?有学历就是学习了,没学历的人就没在学习?民间高手有几个是高学历的?
我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因材施教,这样能够培养好学生。我们的这样算一笔账:
我们假设小学班里有50个人,考试以后老师表扬前10名,剩下的40个学生可能就无法得到更好的照顾。
初中班级有50个人,老师重点表扬20人,剩下的30人,可能得到的照顾就少一些。
高中老师很多都有升学指标,不在指标内的,得到的关注也会少很多。
大学一个班级假设有100人,老师上完课就走,辅导员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一次,优秀与否完全看你个人努力。
一直到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老师的学生少了,这个时候这些人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点,但是很多很多人已经放弃努力了,他们需要养家。绝大部分学生不是来陪你玩选拔游戏的,他们想学点本事,孝敬父母,娶媳妇,养孩子。
我们的教育,选拔性多于培养性。很多学校不给学生排名,但是给老师排名,老师还是偷偷给学生排名,这名次在,这问题就没有解决。
哦,我没有否定学校教育的意思,我觉得现在的学校教育完全符合社会实际。民办教育就可以满足一些我们的设想,学校里没有的课程校外都有,只要你想学。
但是,我觉得,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的。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科学家,医生,老师,公务员。我们的责任是给无数个家庭培养父亲,母亲,儿子和女儿。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学习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先不考虑成绩,先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除了考试,知识还可以丰富多彩,深入浅出?学习知识让学生感觉快乐,充实,喜欢得不得了?
我一直想当老师应该这样当:
1:一定要博览群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只会讲考点,这个老师是有真才实学的。让学生知道,学问高的人,有魅力,让学生产生向往。
2:一定要能解决问题。有的老师教书,但是连房子都买不起,除了教考试什么都干不了,学生怎么能产生学习有用的想法?老师必须要有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学以致用,什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
3:一定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老师注定不能一直陪着学生的,老师教得再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成绩不行也没问题,最起码能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有方法有脑子的人。如果老师不讲解方法,还逼着学习,这简直是造孽。
4:一定要给学生培养习惯。有方法了行不行?不行!社会上讲学习方法的书很多,也很便宜。有用么?当然有用。但是这样有用的方法,别人为什么这么便宜就告诉你?因为作者们都知道,如果正确的方法不能学以致用养成习惯,就是没用的。老师如果不能帮学生养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天天讲考点,不如别当老师了。
5: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自信。学生的路,学生走。老师没那个本事陪着学生一辈子,学生也压根儿不愿意老师一直陪着,毕业后有几个一直跟老师联系的?如果注定要分离,学生注定要自己走,那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自信心和勇气。老师别用爱的名义,毁了学生的自信,学生的路会一片大好。老师的考核跟学生挂钩,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用好成绩成就老师,老师也千万不要毁了别人的自信。老师在学校里呆久了,根本不知道社会的完整样子。人在社会多数都是根据自己的优点生存,很少是改变自己的缺点讨生活的。有一技之长,足矣。学校里偏科,成绩不好。但社会喜欢专业人才,越专业越受尊重。假如你痴迷一个学科,获个诺贝尔奖啥的,一定回去告诉老师偏科的终极形态叫专业!
6: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怀疑,学会研究,学会自己找答案。老师面面俱到,这说明老师负责。但是真正负责的老师,是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热爱,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没有老师的时候,面对现实问题,一样会分析,会怀疑,会研究,会找答案做出判断。不要告诉学生你的观点,告诉学生两个相反的观点,让他们学会权衡,从小就学会权衡,从小就学会怀疑,从小就学会找答案,这才是老师该做的。
我的学生成绩挺好的,我知道那是因为我在用心培养习惯,而不是反复讲解考点。我想在学生毕业那天对学生说:方法老师已经倾囊相授,差不多够用了,不够自己再去拜师学。习惯养成,老师也尽了洪荒之力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下一站老师不在身边,但方法在,习惯在,老师也就放心了。好好学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