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写到“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么简单”。读书的门槛并不高——只要识字就可以,总能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那么,读书究竟难在哪呢?
喜欢读书的人,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读过之后,书中的内容记不住。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如果不加以复习,学习的知识很容易忘记。而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似乎并不会去复习。既然读过的书记不住,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读书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苏轼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一味地带着功利性目的去读书,短时间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很容易就会放弃。另外,如果读过的书总是记不住,并且也很难从书中得到启发,很可能你的读书方法也不对。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会读书也是一种能力体现。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以下简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是教大家怎么才能阅读好一本书,并且将书中的知识学以致用。
奥野宣之是日本著名的“笔记本作家”,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用笔记本记录。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的50万册。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全面介绍了阅读一本书的完整过程,包括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活用。奥野宣之提倡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让读者更容易记住书中的知识,并且最终达到活用的目的。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奥野宣之认为读书应该带着明确的目的,不是随随便便去读。做读书笔记不求要做得多好,而是要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以能够坚持下去为标准。
01 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书
博恩·崔西是当今世界上关于个人职业发展方面首屈一指的权威专家,他曾经说到“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做一件事之前,要明确地知道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想清楚再行动。盲目的行动甚至比停在原地更可怕,因为后者离目的地的距离不会变,而前者可能走向了目标的相反面,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奥野宣之认为,读书要带着明确的目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地读;读书要充满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去读。而我们之前受到的教育却站在了相反面,老师会要求学生去读考试会涉及到的书,其他不在考试范围内的书,读了便是浪费时间。我们可能并不愿意去读所谓新课标规定的书单,但是迫于权威以及考试的压力,我们还是会去读——带着满腔的不情愿,除了把书本里的字过一遍,又能有多少收获呢。
当你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书,结果会大不一样了。比如我想了解某段历史的情况,我会去找关于这段历史的资料去读;比如我想学习怎样写作,我会去找有关写作的书。短时间内提高某项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当我们带着刻意的目的去选书、购书,然后读书、做笔记,投入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们也能记住书中更多的知识。
奥野宣之认为,把做读书笔记当做是个读书的目的,对于掌握书中的内容和活用书中的知识同样有帮助。我们想要做好一本书的读书笔记,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出书中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对此进行思考,写下自己的评论——笔记要求我们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这本书的记忆和理解,而这正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
02 以能够坚持下去为标准去读书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所以爱迪生能够在失败几千次之后发明电灯泡。有人说,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了,但是最难的也是坚持。
我们都知道读书有益,但是多少次我们一本书还没看完就让它在角落里蒙灰;我们也知道做笔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书的理解,但是每本笔记本总是写不了几页就荒废了。我们善于制定各种完美的计划,却总是毁在执行上。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认为,能够得心应手地做好读书笔记,并且能够熟练地参考记录过的笔记,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坚持写读书笔记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能够坚持写下去是做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要求。基于这个前提,读书笔记不需要写得多么华丽,多么深刻,最重要的是开始写,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也可以。动手开始记笔记,你就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了;把读书笔记控制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能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读书也是如此。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一样,同样一本书,有些人觉得生涩难懂,有些人看得津津有味。为了保证能够坚持读下去,我们要尽量选择感兴趣,不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书来读。如果我们实在想读一本书,但是读起来又很吃力怎么办?奥野宣之建议先从这些图书的入门书或者解说版读起,掌握其大意,然后再去读就容易多了。
上一份工作的时候,总监经常告诫我们“先把事情作对,再把事情做好”。一开始我并不理解,甚至不屑。我虽然不是处女座,但也有一点完美主义。我认为对待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看起来很积极向上,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成为了自己懒惰甚至退缩的借口——既然明知道不可能做到最好,那还是不做了吧,这也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
我们做很多事情之前,不要定太高的目标,给自己留一个缓冲的阶段。因为能够坚持做下去,这才是取得成功的最有力保障。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将活用作为笔记读书法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读书的终极目的之所在。华盛顿说“读书而不能运用,那么所读的书如同废纸”。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们要明白的是,读书只是输入,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输出,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这样才不枉费我们花费精力去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