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不止于娱乐

纵观近几年的综艺节目,纯粹娱乐性的已经非常少,大概是由于综艺节目的火爆已经消磨完了观众对它的兴趣。以某卫视的《XX大本营》为例,倒回到十年前,其收视率几乎是任何今天的某一个综艺节目都难以抗衡的,它也的确以搞笑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欢乐。至今为止,其已经开播将近二十年,虽然风采依旧,但它似乎难以满足观众的味蕾。再加上如今各大卫视及网络平台综艺节目的盛行,其霸屏的时代已经结束。而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今天仿佛也没有哪个综艺节目能够适合所有大众的需求。

纵然如今的网络时代特征,已很难再有某一综艺节目“横行”的现象,但今年,的确有一个节目刷了娱乐新闻的屏了,这样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可能,它就也许正在引领着一个新的娱乐时代的到来,it’s浙江卫视的《王牌对王牌》。

2016年,浙江卫视自创的室内竞技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将热门影视IP搬上舞台,虽然首播收视率破2,但也因完全照搬传统综艺模式而受到一些质疑:室内游戏、大牌云集,顺便偶尔还有某位嘉宾宣传一下新作。时隔一年,《王牌对王牌》第二季开播,高收视率不减,也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这一变化,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在突破上一季的模式,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怀旧。说起综艺节目玩“怀旧”,《王牌》并非首创,之前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就用了这一套路。但这一套路用到了《王牌》上,观众就为什么仿佛更买账呢?

首先,它有娱乐性。不仅每一期都会邀请“老”、“新”两代比较有影响力的嘉宾,而且,每一期都设置了鲜明的主题,例如刘晓庆的宫斗主题、成龙的武侠主题、新老喜剧人致敬春晚、朱茵与蔡少芬、张丰毅致敬经典影视等主题,并且每个游戏环节也紧扣当期主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后,它具有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它克服了室内综艺在“空间”上的局限,多维度的情感场景与综艺场景结合,还原“记忆”中的环境,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相应的场景:武侠的、春晚的等等,既与当期主题相符,又打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第三,它有教育性。影像作为电视媒介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表现记忆的不可或缺的载体。比如:第六期张柏芝再现《喜剧之王》中的桥段时,影评也将曾经的喜剧电影片段播放出来;第十期张丰毅与当红小生尹正再现《霸王别姬》里的场景。不同时代的经典,对应着不同时代的观众群体。两代人一同参与经典的演绎,将本属于私人的对过往的感悟,转变为公共情感对集体记忆的反思。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每个时代都会有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除了其自身的时代性外,还需要,每一代人的精心“演绎”。

总而言之,鄙人认为这档综艺节目还是不错的。不过形式与内容再好,观众的审美也总有疲劳的一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王牌对王牌》在创意上,能继续有更多的提升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否定。 对于我认识的起子来说。来到学校,一个人生活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记得他刚...
    海深处阅读 2,383评论 2 3
  • 大和是一只猫。 最近入秋有点发福,以前他还能灵活地穿过我家店的栅栏跑到我脚边撒娇讨吃的,今天出门扔垃圾的时候发现他...
    阿己阅读 1,274评论 1 1
  • 一直想为自己的心情和文字找一个家,以时间为纵轴,以经历为横轴,记录下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手贱,...
    金城丁香开阅读 3,477评论 2 12
  • 今天用速读法看了成功,动机与目标这本书。作者是名心理学博士,书中的观点有许多心理学的实验来辅佐,通俗易懂,让人印象...
    妮的明天阅读 1,228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