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最头疼什么问题?当属“裂头病”!此病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尤其是在高密度精养的黄颡鱼最容易发病。那么,“裂头病”又为何这么难治疗?防治措施是什么?
裂头病的发病情况
裂头病多发生于土池高密度养殖池塘,从苗种到成鱼都会发生,往往苗下塘一个月内就开始发病,一两到三两之间的鱼种发病较多,尤其是二龄鱼发病率较高。
在每年的6-8月为发病高峰期,9-10月也有发生。温度降低时,发病率会明显下降。
在池塘水质恶化时(pH偏低、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易发病。裂头病的发生多伴随其他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发生后,易出现裂头病。
裂头病发生的主要特征
头部“裂开”是“裂头”病的主要特征,但并不是发生“裂头”病的黄颡鱼都会出现“裂头"症状。有些鱼在还未发生“裂头”前就以死亡。
要注意!“裂头”是发病的末期症状!早期时,头部凹陷,出现红肿,表面皮肤向上隆起,外观看红色脓包状。后期皮肤破裂有白色或血红色脓汁,最后皮肤脱落浓汁流出,露出额骨。也有的发病过程头部骨骼直接裂开,并不发生脓包。
裂头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黄颡鱼裂头症状,只是一种外在表现。早期时不易发现,鱼出现异常甚至开始死亡,才能引起注意。
发病池塘可以通过药物控制死亡量 ,但是出现裂头症状的病鱼,死亡率是100%,原因就在于该病发生于脑部,普通的药物很难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所以对于此病还是建议以预防为主。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与其他疾病并发,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手段。
预防裂头病的预防,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下几点: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池塘条件,水源等),选择合适的养殖密度,池塘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调节与病害的风险就越大。
2、养殖过程中做好池塘底质与水质的管理。底质和水质的恶化通常会增大养殖鱼类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由于黄颡鱼是底栖鱼类,对底质的变化更为敏感,可以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进行水质调节,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等底改产品进行底质改良。
3、定期做好鱼类的保健工作,定期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胆汁酸、维生素C,幸福100等)拌料投喂,增强鱼类的体质和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