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史丁阿姨一家在美国旅游,她是国家工作人员,已经退休,有一个双胞胎的妹妹嫁了个美国人,定居美国几十年。这两年,她退下来后,有钱有闲,总会看到她家和妹妹一家在国内或美国旅游的照片。每一次旅游,她都会用照片进行记录,并在朋友圈实时更新。通过她的眼睛,我也多了一个视角观察美国的世界。最近有一个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或者说是震撼,那就是耶鲁大学的图书馆。
说到图书馆,我总会想到阿根廷文学家博尔赫斯说的一句话:我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喜欢看书,对图书馆情有独钟,高中三年每天中午我都在射洪中学的图书馆看书,我对这个学校充满感恩,因为它的图书馆午休时间从不关门。图书馆给了我一个畅游书海的栖身之所,一个让灵魂安静平和的地方。我曾想,如果哪天我有钱了,我会给这个学校的图书馆捐款。大学时候,去图书馆要列队去、列队回,不能自由享受图书馆的美好时光,这是大学的一大遗憾。后来在中科大上研究生,图书馆再次成为我的乐园,唯一遗憾的是图书馆自习室座位很紧俏,科大的学霸太多,需要早早的去占座。而这几年,到了国家最高学府,依然不能寻得一个满意的图书馆。杜甫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总在想,如果出门便可以寻得一个精致的图书馆,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直到史丁阿姨讲述耶鲁大学的图书馆。
耶鲁大学的图书馆是哥特式建筑,雄伟大气,充满了怀旧情怀,更重要的是:在一所学校之内竟然有大大小小22座图书馆!是的,22座,这是什么样的感受?我真的有被震惊了。这意味着,在校园里你随处可见图书馆,它就像运动场一样普遍。通过史丁阿姨分享的照片还可以看出,耶鲁图书馆的陈书和阅览条件堪比我们的国家图书馆,我想,这才是图书馆该有的样子。
2005年,看电视剧“爱在哈佛”,剧中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就给我带来了震撼。教授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工作,只检查结果,不管中间过程。学生在图书馆通宵达旦,很多人吃在里面,睡在里面,打着地铺,一副拼死拼活的样子,还有人因为看书看得直发吐,吐过之后接着看。他们这种争分夺秒,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教授布置工作的情景,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图书馆给他们提供的最大包容,也让我向往。
我们常常能听到中国人不爱读书的批评,事实如此。据统计,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然而,如果我们的国家有足够多足够好的图书馆,让去图书馆能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比去游乐园更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的方式,甚至是更能给人带来尊严和成就感的途径,谁又会拒绝多读一点书呢?
去年,我去合肥开会,回了趟中科大,在这个曾经给我带来美好回忆让我感觉到自由的地方,我写到:中科大是一个给学生和学术尊严的地方。我想,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包容的大学和社会,需要一个随时随地资源可接入的、为学生和大众提供庇护的、给人以尊严的图书馆,因为,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样子。
-写于2017.07.29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