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会受委屈,这无法避免。接触的人越多,做的事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多。
人类文明史已有数千年,但对世界的认知仍是冰山一角,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很多谜底,还未曾揭开,因为认知和理解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去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委屈的产生,源自他人对你认知和理解的偏差。既然整个人类的认知理解水平尚且不高,具体到个人,就更是局限的很。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大可不必,因为受到委屈,而捶胸顿足,郁郁寡欢。
绝大多数人,受到委屈时,第一反应就是解释,为自己辩护,让对方消除认知偏差。这是人的正常心理暗示,无可厚非,合情合理。
但我们很多时候会痛苦地发现,你的解释,甚至是据理力争,效果并不好,甚至适得其反。
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面对委屈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怎样处理才更有效?
很多时候,我们所受的委屈,是由工作生活中一些琐事引起,远远达不到法律干预层面,也无需用道德来评判。例如,夫妻、情侣之间, 你关心爱护对方,也做了一些事,但对方认为你并不关心她(他);工作中,某件事办砸了,领导很生气,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其实与你无关。
既然委屈多数与法律、道德扯不上关系,那么,我们在消除产生委屈的源头时,就无须火急火燎。
不提倡急切消除委屈的源头,并非是培养心理和情感承受能力,更多的是从有效消除委屈源头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很多时候,第一现场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场合。
人是情感动物,不是机器,无法精准控制情绪。而误解产生的同时,常常伴随着气愤、急躁,这些情绪需要立即得到释放。
我们都有亲身体会,角色定位具有明显优势的一方,可能是领导,老师,家长,自己很是依赖的人,一旦对我们产生误解,心平气和地与我们沟通,情况较少,直截了当地批评、指责,则是常态。
这个时候,你去解释,恐怕对方很难听得进去。此刻,对方更多地是在释放情绪,自我宣泄,思想上并不理智。他需要你去聆听,接受他的说教,以此来展示优势地位,表达权威。
可以想象,这个时候,你去解释,在他看来,就是封堵他的情感释放窗口,挑战他的权威,藐视他的优势,是在狡辩,为自己开脱。尤其在公众场合,现场还有旁观者,你解释越多,对方火越大,甚至产生争吵、冲突,引发更大误解,导致难以挽回的局面。
那种情形下,你当真把事情说清楚,把误解说明白,恐怕更不是一件好事。试想,你没有错,则意味着错误在对方,这会令他更下不了台,颜面尽失。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你们今后会更难相处。
聪明理智的人,遇到对自己不应有的指责,基本上以听为主。他人对你产生误解,当面指责你时,最需要的就是你静静地听他说。他不受任何干扰地说完,情绪就会释放多半,头脑会逐渐清醒,甚至认为你的“过错”并没有那么严重,这些都易于下步误解得到真正化解。
消除误解的时机,应该是偶然的,这种偶然可以是有意创造。举个例子,领导误会你,训也训了,骂也骂了,委屈你也受了。事后,你没有必要专门跑到领导办公室,特地向他解释。你可以在向他报告其它工作时,顺带提起误解你的事。也可以在工作之余,一起散步喝茶闲聊时,无意识地进行解释。
使用这种方式去面对和处理他人对你的误解,不仅利于误解的最终化解,让你不再受委屈,更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认为你很成熟、理智,值得共处同谋。
有时,别人对你产生误解,只因对你缺乏了解,随着时间推移,即使你不做任何解释,误解也必然会慢慢解开。等到那时,别人将会用一种敬佩、友善的眼光看你,这会让你在一个团队中更受欢迎。
承受委屈,是一种修炼,让你更加理解人生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世道的苍凉,人性的弱点。受得住委屈,是一种情怀,品格,修养,胸怀,也是一种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习、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