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朋友聊天,话题中当然少不了孩子的学习问题。朋友的小孩今年三年级,学习有些吃力。朋友每天下班后首要的任务就是陪孩子写作业,有时候一直要到深夜才。朋友问,你家姑娘写作业也要陪吗?
我想起来上周末的一件事。
前一周,女儿感冒,输了几天液,落下了不少作业。等到身体见好,又赶上了周末,作业不少,新账旧账加在一起,自己感觉压力不小。也是那几天,她迷上了老舍,先后看完了《猫城记》和《二马》,还有《骆驼祥子》没有读完。
周日上午,她在房间里补作业,我去拿落在她房间的PAD,我敲了一下门就推门进去,她一惊,手像触电般一伸,把那本《老舍作品选》推到一边。显然,刚才她的眼睛和心思都没有在作业上。我笑着唱道:“捉住了,捉住了。”她也有些不好意思。我拿了PAD出了门,想了想,又转身回去。这一次,我没有推门直入,而是轻轻敲了几下,听到里面说“Come in”,才推门进去。女儿刚拿起作业本,我俯在她耳边,悄悄地说:“宝贝,要是实在放不下,就先看一会儿再写作业,自己把时间安排好就行。”说完,我转身出去,关上房门。在心里告诫自己:“下次进去一定要先敲门”。
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他自己是个做事情非常认真专注的人,而且学习能力超强,直到高中,我的各个科目,不论是语数外还是理化生,他差不多都能看得懂题意、指得出漏洞,挑得出毛病。而这也恰恰是我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不论我坐哪一科的作业,他都会随时过来检查,随时提出问题甚至严厉批评,我那时常常巴不得自己有一个没读过大学的父亲。也是我天生懒散,即使在这种管教之下,我的学习成绩也只是勉强,更严重的是,对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直到第一次高考失利后,被送到胶东一个农村中学去复读。离开了父亲的严格管教,在那么一个方言不通,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如何刻苦,一年的时间,高考成绩居然提高了一百多分,总算敲开了大学的校门。
当然,说起这些,并不是要抱怨父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环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父母当年也是殚精竭虑地考虑我的成长与发展,只不过在那个年代不可能有现代的教育观念,也不可能有现代的教育方法。
学习,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情,也应该由自己来把握和调节。心理学上有一整套的动机理论,尤其强调通过激发内在动机,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所谓内在动机,是指人从事某一项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在于自我成就的需要,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生于俱来的本能。如果用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分析来看,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以及尊重等需求后,必然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与此对应的外在动机则是指外部的诱惑或者威胁。外在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当然也会起到作用,但是一旦外界的刺激减少或者消失,人的行为能力就会大幅度削弱。而要想获得与培养内在动机,需要满足三方面的心理需要,分别是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所谓归属感,用英语来表述是 sense of belonging,就是说要让孩子感觉到,她是在安全与被尊重的前提下自主的做出了某种选择。我们一直向女儿强调,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应该由她自己来掌握。我通过敲门,向她传达这样的信息:你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通过提示她可以自己安排学习与阅读的次序,也让她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感,同时,如果她在阅读中获得了乐趣,或者在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个人能力的显现,即胜任感,整个作业的过程也就成为一个内在动机的培养过程。而如果家长总是在一旁监督孩子作业的过程,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如果发现孩子作业当中出现问题,不是耐心的帮助解答,而总是以批评斥责对待,又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胜任感,长此以往,孩子在学习上的内在动机会被大大削弱。这样发展下去,不仅成绩难以提高,更为严重的是,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在当今这个知识飞速更新,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这种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