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滿纸都是情

      历史在前进中不断改朝换代, 并且无情地拋掉自己的文化。 多少珍贵被埋没, 汉赋就是其中一弃宝。

      赋的体裁盛行于汉晋时代。最闻名的数曹子建的《洛神赋》。古今才子皆多情, 辞赋开怀乐不停。 最令北宋苏东坡痴迷, 他所写的《赤壁赋》,十分出色。 文中“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洒酒临光, 横槊赋诗。"等句, 才情横溢。有不少书法家钟情赋文,借其树字留名。诸如《苦笋赋》、《洞庭春色赋》等是也。汉赋的特点,善词藻排偶来抒情,有时如泣如诉,令人酸泪相陪。

    承上朝楚辞离骚,汉赋喜骈句。其型格常将赋骈混用,间中插入少许散文句以破呆板。主要有四言、五言和七言句,也有六言的。例如:"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又或对仗式句型:“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客。关山难越, 谁憐失路之人。" 骈句极具魅力, 唐朝诗人王勃曾写《藤王阁序》, 以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折服四座来宾。的确,好句难求,文采服人。

    而宋词更加常见:“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 都不管…"。甚至楹联长条也善加利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私则刚。下联:"气贯九天,雅正是高;风传万里,守清为芳." 妙笔之下, 亦诗亦文,这是清朝抗英名将林则徐的楹联。

      骈散交错, 展示文路起伏跌宕。打破平铺直叙的板滞。孤峰独嵩, 只觉其高;鹤立鸡群, 相映成趣。历代文人深知个中奥秘,唐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起首描述:"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顿使文章亮丽。参悟其妙, 骈不过四,多则反作用了。在散文段落中插入排偶,一石击起涟漪,好看极了。

    汉赋能揽各种体裁为己用,显示自身的不寻常。但物无两利, 它的破绽在于重复令人厌,当时的人追求空洞的词藻,日久生厌, 终被潮流淹没。历史的教训, 提醒了后人。清朝何绍基以联喻理:“但从平淡求诗意,不假词华饰外观.'' 其实,形式无罪, 罪在人为。

    文章使用书面语言,反对口语化,否则录音算文章好了。平心而论, 死写烂写未必如愿以偿。操控文法, 驾驭文字,方能搖出自己的笔法。你看身边喝过墨水的人,平时馊馊酸酸划几笔, 到头也原地踏步。有志于文学者,有责任提携时代共进,让历史浪潮只在后催而不被淹没。

    学取汉赋的精华而用于今,可使文章起死回生,与众不同。 泱泱大国, 人才济济,信汉赋不会消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赋作为中国古代著名文体,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其体裁颇丰,赋体的变化是随着辞赋的发展史而产生和演变的。屈原的作品《离...
    文抒苑阅读 5,237评论 9 31
  • 《领路人》 觉路画拆桥林楚, 木僵首傀难精明。ps:难 nan,2声 再望江出龙升在, 确看游灵伴相守。 一山九鼎...
    春城怡景阅读 364评论 0 14
  • 每个狗的一生大多围绕着一个家庭与一主人,在它仅有的认识中,这些就是它的全部。 每个狗主人的一生不止围绕着一个家庭,...
    有点好奇心阅读 226评论 0 0
  • 在我们的生命中 在我们的生命中, 其实, 只有三样东西, 才能真正, 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
    别具一格格阅读 320评论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