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著作。作者以荒原主线,以男女主人公的灵魂成长为踪迹,通过巧妙、惊人和超现实的故事情节将小说中的爱情、家和救赎多重主题紧密衔接,给读者的灵魂注入了一种无形的震撼之力,这也是它之所以被认为是灵魂治愈小说的原因所在。
迪伦,一个15岁的孩子,从记事起就与妈妈相依为命,父亲是她所未曾见过的,唯一的好朋友凯蒂也离自己而去。为了逃离母亲的喋喋不休和同学的欺辱嘲讽,她踏上了去见父亲的列车。但不曾想到的是,火车出了事故,她成了唯一的幸存者或者说遇难者。
起初,迪伦还是个孩子,担忧早饭的好坏,恐惧同学的嘲笑,甚至在选择泰迪熊上火车的时候,也是几次拿起,放下,取出,放进。细腻之处可见迪伦内心的脆弱、恐惧和犹疑。此时,她的内心是一片荒原,直到遇见崔斯坦。一个在她失去生命之时,带领她穿越荒原,躲避恶魔走向天堂的引路人。
崔斯坦,灵魂的摆渡人,他的职责就是“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他经验丰富,勇敢无畏,曾引领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灵魂,但他却是只为他人而存在,一个完全丧失自我的摆渡人。他“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会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他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如果真的存在,正如小说中所言:“也是因为你们的需要。”这像是一个每天上下班打卡例行公事一样的摆渡人,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无权决定自己的人生,一个孤独迷茫的救赎者。而在经历很多灵魂的自私、贪婪之后,他以开始渐渐变得冷漠。可是,迪伦的到来,她面对死亡事实内心的平静和坦然,她的善良和纯真,甚至主动对自己的关心,让爱悄悄注满贫瘠的荒原。他爱上了迪伦。
在这片通往“家”的荒原,崔斯坦竭尽全力保护迪伦免受魔鬼的残食,带领迪伦穿过树林、木丛、翻越大山,途径一个个安全小屋。白天赶路,夜晚躲进小屋,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被恶魔吞噬,魂飞魄散的境地。携手共进,抵御恶魔侵袭,迪伦已习惯崔斯坦的陪伴和保护,她开始依赖他,信任他,关心他……直至进入第四个安全屋,崔斯坦不见了,在与恶魔的抗争中消失了,她哭的撕心裂肺,声音嘶哑的呼喊“崔斯坦,我需要你。”她对崔斯坦的依恋再一次升华。此时,荒原之上,一粒爱的种子正悄悄生根发芽。等崔斯坦再次回到安全屋时,她竟不顾一切地奔向崔,忘乎所以的拥抱,沉浸在那种失而复得的欣喜和安心之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分界线越来越近,跨越分界线,她将去到另一个世界,而自己也将永远消失在她的生命中,这是一种怎样的遗忘和痛楚!最后,这一天还是来临了,迪伦在崔斯坦的引领和保护下,她开始变得成熟、勇敢和坚定,并坦率地对崔说出我爱你。当然她也得到了崔斯坦同样的回应。分界线前的亲吻甜蜜而又温暖,如同清澈的泉水,浇灌着迪伦的心,让爱的阳光越来越明亮。也正是有了这份明亮,她才敢毅然决然的探索再一次回到荒原的路径,纵使会再次面临死亡,纵使会彻底魂飞魄散。
再次回到荒原,途径黑魆魆的湖泊时被水怪围攻险些丧生,但她的脑海中一直浮现出“崔斯坦钴蓝色的眼睛”和那无比清晰的面庞,让她又有了继续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一路上,她摒弃杂念,克服恐惧,在曾经住过的安全小屋,她终于见到了崔斯坦,“迪伦笑了,大口吸气,好像自从他离开之后自己就没再呼吸过。”相逢之后的迪伦,彻底改变了,她勇敢坚定,而此时的崔斯坦却犹豫不决,他无法逃脱自己的岗位,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双脚。迪伦再三鼓励,为了爱,大胆尝试一次。最终,他们回到了火车事发地点,迪伦苏醒,他们在新世界再次重逢,彼此问候。迪伦轻声回了一声,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或许,正是爱情的支撑才让迪伦有勇气克服千难万险,更无畏失败后的魂飞魄散,从“家”返回荒原寻找崔斯坦,也正是爱情的力量才使他们敢于冲破思想的束缚,返回人世。
同一个荒原,前半部是崔斯坦对迪伦的救赎,他带领迪伦穿越峡谷和湖泊,最终将其送入天堂的彼岸,完成了对迪伦灵魂的救赎;而后半部,迪伦在爱的鼓励下变得勇敢坚定,归返途中,看似羸弱的迪伦,却支撑起了整个返程之路,逆转成为崔斯坦的摆渡人,不厌其烦地鼓励和安慰崔斯坦,使他打破荒原额禁锢,尝试一起重返人世,并最终相遇。迪伦不仅拯救了自己和崔斯坦的生命,更拯救了他们的爱情,这是一次生命的救赎,也是爱情的救赎。
小说多次提到,荒原所有的景象都是自己心像的反应。迪伦所遇到的荒原,寸草不生,残败枯荣,那是因为爱的匮乏,心灵所到之处便是一望无际的荒原。而在穿越遇到崔斯坦之后,因为爱的丰盈,她蜕变成了一个勇敢无畏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领回家。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那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