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机毁了孩子

10天,手机毁掉了我自律的孩子



作为一位曾经坚信孩子养成好习惯,自律无需多管的妈妈,我从未想过,短短10天的放任,会让那个每天放学主动写作业、认真背课文的儿子,变成一个为手机暴跳如雷、作业拖到深夜的小魔头。更让我崩溃的是,当我试图夺回手机控制权时,他竟对我大吼大叫,甚至摔书发泄——那一刻,我真正意识到:手机不是玩具,而是一把能瞬间摧毁亲子关系的隐形刀。

因身体不适,养病的10天里,孩子交由老人照顾。原本我还暗自庆幸:“孩子一向自律,肯定没问题。”可眼前的场景让我心凉:他窝在沙发里,眼睛死死盯着老人手机屏幕,手指疯狂点击游戏;作业本摊在桌上,只写了两行字;老师布置的绘本朗读任务,更是被抛到脑后。 

更可怕的是,当我要求他放下手机时,她像被触发了暴怒开关:尖叫、跺脚、把书包砸在地上,甚至哭喊着“你们都不爱我,只让我学习!”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朋友曾说的:“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失控的亲子关系。”原来,10天足够让一个孩子被算法驯化,让手机从工具变成主人。

这两天,我看了一本书,找了一些方法,开始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

书名:《让孩子学会放下手机》 作者:胡泳 张缘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躺在床上休息,我了解到,原来,孩子沉迷手机的本质,是现实世界的吸引力输给了虚拟世界的即时满足。书中提出的从管控到引导的理念,和方法,当下就让老公执行。

1. 父母先戒手机,重建家庭仪式感

书里说:“孩子不会听你说什么,只会看你做什么。”于是,我和老公约定:在家绝不刷短视频,晚餐后1小时设为“无手机时间”,全家一起画画、拼乐高或读绘本。第一天,儿子还时不时瞟向手机,今天第二天他说先做完作业,然后玩20分钟手机,问我可以吗?我会继续引导的。

2. 用替代满足对冲手机瘾

孩子沉迷游戏,往往是因为现实中缺乏成就感。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制定梦想清单:学画画、养蚂蚁、周末去公园搭帐篷。当她发现现实比手机更有趣时,对手机的依赖自然减弱。 

3. 把手机变成工具,而非奖励

我们重新约定了手机使用规则:每天完成作业后,可用手机查资料或听故事15分钟;周末可玩1局益智游戏,但需用“家务积分”兑换。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把手机作为表现好的奖励,而是强调:手机是帮你学习的工具,就像字典一样。

这本书让我明白:手机不会毁掉孩子,毁掉孩子的是父母对手机的放任和对亲子关系的忽视。当我们放下手机,带孩子去触摸泥土、观察蚂蚁、仰望星空时,他们自然会明白:这个世界,远比屏幕精彩。

记住:孩子不是手机的奴隶,而是未来的主人。而父母,是那个帮他们打开现实世界大门的引路人。

#育儿干货 #手机成瘾 #亲子关系修复 #家庭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