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精油的特性

精油 - 入门篇  第5课:精油的特性

精油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不是抗生素,胜过抗生素

精油普遍具有抗菌、抗微生物及抗病毒的作用,有助于加强身体的免疫系统。

二、不是油脂,却类似油脂

精油的质地较接近水,而不同于油脂,具有高度挥发性与显著的气味,大部分都比水轻,会浮在水面形成稀薄的油斑,不会在纸上留下油渍,可溶于酒精、醚类以及基础油中,但却微溶于水。

许多精油的粘稠度就像水或是酒精一般,例如薰衣草、薄荷、迷迭香等精油,其他如没药、岩兰草精油,则是浓重而粘稠的质地,玫瑰精油在较低的室温下则呈现半固体状,一旦气温升高则又变成液状。

三、大多无色,少数有色

大多数精油呈透明无色(如薄荷),有些是淡黄色(如薰衣草)、淡绿色(如佛手柑)、琥珀色(如广藿香)或深咖啡色(岩兰草),还有少数精油会有特殊的颜色,德国洋甘菊则有如蓝色墨水一般。

四、天然最佳,拒绝合成

纯净天然的精油有活性,具有疗愈的功效,使用得当不会引起不良的反应。

使用合成精油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五、成分复杂,部分未知

精油是由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包括醇、酯、碳水化合物、醛、酮、酚、松烯醇及酸。

六、小分子,多途径吸收,作用迅速

精油因其小分子性,可以渗透到大脑以及肌肤深处。

当精油通过呼吸道的时候,除了透过皮肤、血管、淋巴管作用于身体外,更重要的是借由嗅觉进入到大脑边缘系统,促使大脑分泌荷尔蒙达到疗愈的功效。

将精油直接涂抹在皮肤上或口服时,会直接透过皮肤或消化道黏膜、经由血管和淋巴管传送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而产生效果。

精油渗透速度快,涂抹于皮肤表面后,2秒钟即可渗透至皮下组织,2分钟到达血管,2小时内分布全身,12小时内经尿液排出体外。

七、采摘有讲究,产地影响大

精油储存在植物体内时,它的化学成份是在不断改变的,随着时间及季节,精油还会在植物体的不同部位间移动。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提取精油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撷取植物体的特定部位,通常需考虑特定的季节时分、天候状况、甚至需在一天当中的特定时间内来摘取植物。土壤状况、气候变化及栽培方式皆会影响精油的化学成份及香味。

八、量少珍稀,来之不易

植物中所含的精油量从0.01%到10%以上都有。平均五吨的玫瑰花瓣中,仅可提取出一公斤的玫瑰精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