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214】集异璧之大成

——“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集异璧之大成》的作者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侯世达,这本书创作于1979年,它通过介绍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埃舍尔的版画以及巴赫的音乐,介绍了计算机领域的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等内容。


道格拉斯·霍夫斯塔德于1945年出生于美国,他的中文名是侯世达,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意识、类比、艺术创造等。


哥德尔于1906年出生于捷克,于1978年去世,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最大的成就在于证明了形式数论(即算术逻辑)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即使把初等数论形式化之后,在这个形式的演绎系统中也总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命题来,在该系统中既无法证明它为真,也无法证明它为假。


本书介绍数理逻辑的过程,还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如果缺乏良好的数理基础,并没有那么容易跟上作者的思路。


埃舍尔于1898年出生于荷兰,于1972年去世,是位版画家,他因为其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


我自己对美术较为感兴趣,过去也曾在某些场合看过埃舍尔的部分作品,因此我对本书中关于埃舍尔版画的内容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通常我们认为数学作为一种科学,应当是理性的;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应当是感性的,而埃舍尔在他的作品中以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实在令观众叹服。


巴赫于1685年出生于德国,于1750年去世,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音乐是我的又一大软肋,如果说倾听巴赫的音乐我还可以勉强感受到他想表达的情绪,但作者在文中对巴赫音乐的乐理探讨就真的让我如堕五里雾中。


侯世达是一名计算机系教授,所以他对这三位大师的作品介绍,最后还是为了回到对计算机主题的探讨上来。作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计算机智能的思考,在我们今天看来颇有前瞻性。


这本书的中文翻译过程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侯世达为了让行文能够符合某种音乐结构,设计了一些写作上的构造技巧,而译者们将本书翻译为中文时,根据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对某些结构进行了重新构造,如果从直译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译作自然是不合格的;但是从传达作者本意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却是颇具创造性的了。


部分目录

1.WU谜题

2.数学中的意义与形式

3.图形与衬底

4.一致性、完全性与几何学

5.递归结构与递归过程

6.意义位于何处

7.命题演算

8.印符数论

9.无门与哥德尔

10.描述的层次和计算机系统

11.大脑和思维

12.心智和思维

13.BlooP和FlooP和GlooP

14.论TNT及有关系统中形式上不可判定的命题

15.跳出系统

16.自指和自复制

17.丘奇、图灵、塔斯基及别的人

18.人工智能:回顾

19.人工智能:展望

20.怪圈,或缠结的层次结构






2019年04月14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