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去和公司同事商量项目事宜,他一直在和某高校老师保持密切合作。
我说,以前那个项目我做不下去了,没有坚持。高校老师团队比较厉害,有专门学生在做,研究很深入。感觉他们的工作比我们扎实一些。
他说,岂止是扎实一些,人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们到点就下班,怎么和人家比。
嗯,是这样的。很多高校年轻老师都是夜以继日做试验,做课题。
象我这样不太懂得努力工作的人,能力平平的人也只能在我们这样的公司上班。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当时硕士毕业为什么没有留在学校任教呢?
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啊,想留校的人那么多,哪里轮得上我们这样的普通学生。
哪怕在学生时代,我也比当时的同学们更加悠闲、放松,晚上很少加班搞学习。
长期不努力的后果就是,在公司实力不够,人还懒散,完全没有机会担纲重量级项目。
无论我们对现实有多么不满意,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我们目前的工作其实与自己的性格、能力和水平很匹配。
在自身能力没有提升之前,冒然换工作、换行业是很危险的事。
终身学习能力很重要,需要毅力加持。
前段时间看一篇自媒体文章,有个美女作家是曾经的高考文科状元,现在一边创业开公司,一边做自媒体,事业风生水起,真的很厉害。
她说,自己在创业期间,学会了很多那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感觉只要有学习能力,跨界不是什么难事。
这种学习能力确实令人佩服,很少有人具备。
任何一项工作要干好,都必须有比较强大的抗挫折能力。我自认为学习能力尚可,但是我的抗挫折能力太差了,太容易放弃。
同一个公司同事,学历背景相差不大,最后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定是那些更专注、更坚韧以及更加努力的人。
我当年放弃工作读博士,上完了理论课就选择了退学。
公司好几个同事,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士,大部分人花了4-6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业。
现在这批具备博士学位的人,在公司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我,在无数次转岗之后,早就丧失了自己的竞争力。
眼看着自己职业前景惨淡,去年我决定学习写作。这1年,我学习写作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收效甚微。
先生无数次规劝我,不要搞写作了,要把全部精力用在本职工作上。
我好不容易坚持了1年,实在不想轻易放弃,毕竟放弃比坚持更加容易。
且写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