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突然迷恋起蔡澜老师,遂一下买了他的三本书。其中一本名为《思君令人老,努力加餐饭》。读起来甚是有趣,在这里也推荐给共鸣者一读。
看着题目便知道,这本书里主要提的都是吃食。各个地方各式各样,十分有趣。其中有一篇名为《闲聊早餐》的小记,结尾的立意写的尤其好,这里便想拿来学习探讨。
作者先介绍了各地吃的早餐,他说:“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就叫什么早餐”。这话说的没错,即便是国内,南北方各个地界也均有差异。更何况世界各个地方呢。其实很多时候即便是一顿简简单单的早餐,也能代表当地的饮食文化。例如广东人喜喝粥,老火把粥煲的绵绵的,这在忙碌的早晨也不失为一道佳肴,至于粥的种类作者也简单介绍了几种什么“及第粥”、“艇仔粥”、“皮蛋瘦肉粥”等。而汤粥自然也能代表广州的饮食文化,其他省份皆是如此。紧接着作者又转笔提到国外,比如美式早餐,欧陆早餐等等。也正如我们常能吃到的炒蛋煎蛋,火腿,香肠,果汁,果酱面包等等。同时不同地区早餐的相互融合也反应了文明的相互交融汇集。
最后作者提到的一点也是我认为十分正确和具有普世价值的。作者也提到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地的早餐水平已经没落,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必那么勤劳地一早起来做买卖;其实做,也做个轻松的,去煲一大锅粥、煮一大锅汤来干什么?两块面包夹一片火腿不就行了吗 ?但这样的后果则是,久而久之,年轻人也把垃圾食物当成人间美味,却只因为肚子饿了。
看到这句话时,便觉得深受启发。以前自己便是那种随便应付早餐的人,倒不是真的一点时间都没有,更多的时候只因为懒得动弹,疲于应付。可是生活本就是平淡的。一日三餐本就是生活日常的组成部分。热爱生活便要学会享受这一日三餐。说到这里的享受倒不是说一定要有多精致多昂贵,只要用心准备认真对待,吃的开心就好。认真对待早餐,不也是认真对待一天的开始吗? 引用蔡澜老师的话来说便是:“享用美食的欢乐和愉快,是自己找回来的。你们办公室周围的档口不好吃的话,那么就早一点起来,做顿丰富的早餐,吃完再出门。或者,走远几步,那边有一家粥特别好吃,就去享受享受吧!人生苦短,何必连早餐也得忍受无味饲料?”
早餐不仅仅是种地方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个人品味。认认真真的准备每一顿早餐,开开心心的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不正是我们理想中自己有的可爱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