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前几天,济南的街头巷尾突然之间就出现了一些自行车,一片橙色,或一辆,或二三辆地站在马路边上。
通过信息,了解到这是摩拜单车,刚来济南。
就是共享单车呗,在大学校园里我体验过,花着别人的几毛钱,我围着校园逛了逛,尽管大冬天的,早已冻透了,但重温了一下学生感觉,也蛮不错的,校园和单车,当然还有肯给我扫码帮我支付钱让我体验共享单车的那个女大学生。
所以,当春节后满大街都是摩拜单车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去体验了,带着满满的热情。
只不过,我有些疑问,比如,通过微信就能骑车了?人家大学里得凭借着学生证或教职工证才行,难道社会中的要简单一些?再比如,某人在骑车的过程中不小心把车子弄坏了,咋办?又比如,虽然现在可能不会有人偷自行车了,但如果某人骑完了以后,随手一停,不管在哪里,他方便了就成,不管车子了,那么车子可该怎么办?
满大街都有,也看到了停车的很随意,相当随意啊,只要自己得空,下车锁车后,就走人了。会有摩拜单车的人过来收集吗?没有和公交车站点类似的发车和收车区域吗?
前几天下班回家,我们楼道口就孤独地停放着一辆摩拜单车,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还在那里。
一个超市的门口也停着几辆单车,有人买完东西后就能骑走了,到也方便。
有了单车,你说自行车销售会不会收到影响?是不是有的自行车厂家就要面临关闭的危险?
因为,摩拜单车太方便了,还可以预约,预约距离自己最近的单车,让车等人。出门有车,到了目的地后随手一停,就算完事了。还不用担心它会被偷盗,骑行一次那么便宜,还不用保养……这不是明摆着要挤压自行车厂商的生存空间嘛?
这是自行车,有的城市已经开始试点汽车了,就和摩拜单车模式似的,用的还是Smart !
不管是自行车,还是汽车,出发点都是好的,倡导绿色出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但随之而来的相关问题,有没有配套的解决方案呢?这一点,估计很抱歉了,先上马项目,后续有问题的话,边上边改。就像是我们当年为了发展经济,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一样,现在我们要支付当年的成本费用了,改成了边保护边谋求发展了。
自行车也好,汽车也罢,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人去适应新事物;也需要新事物为了能更好的迎合人类的需求,而不得不适时调整变化发展。
当然,济南以后不止有摩拜单车,还会有其他的共享单车,那么就会有竞争,相信竞争的力量吧,竞争会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改善服务。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想法和做法,只不过这需要时间。
比如,还是某人,他用完单车后,就在下车的地方停车了,他不管合适不合适,只要他自己合适了就行。
初始阶段就那么应付过去了,可以后呢?会不会这种行为会被单车后台记录下来?他会不会被信用扣分?会不会被扣罚他的押金?
借此约束某些人?
自己主观上的不自觉,会被客观事物给影响进而进步为自觉?
投放的这些摩拜单车在磨合人的意识和行为,同样,在骑行的过程中,人也在磨合着这个公司。还有主管这个事情的有关部门,在三方共同努力下,这种共享单车(汽车)模式会日渐成熟起来,进而会形成一种社会意识吧。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发展!
当然,我所说的不好的情况,是在我们这边出现的,在城乡结合部,相信在城市中心,这种情况会较少些,能避免些。
这是区域差别,也是人的整体素养差别。
不是说城乡结合部就不好,也不是说这里的人素质就低。而是说,学过法律的人和没学过法律的人,遇到事情时,他们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可能就会很不一样,过程不一样,直接导向结果也不一样。
这其中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有后天因素的制约。就像是微信和支付宝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行为、意识。它们的出现及迅猛发展正在扭转些人们的意识,同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新事物的出现频率会更高,传播速度会更快,影响程度会更深入。一波又一波,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