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是初三学生,今年十四岁。中考就在眼前了,他准备好“打算一下”。

  挑来挑去,原则不过就3条,一不能有“不良学风”,二不能有“差生”,三不能有后门。这一挑,就剩市一中了。

  管他呢,又不是考不上。

  他所在的这所学校,是初中中的三好——条件同上。

  不良学风?哼。他经常能看到群体抄答案,他不干。一次看到一本书上,解释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可别人都这么做”。

  没错。

  他有时候想:要是能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差生、后门什么的......没有。

  外界为什么不知道有不良学风呢?

  他想起来了:第一天,有人“胡说一通”(其实是实话),老师威胁:再瞎说,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自我鼓励的态度就这么传给了下一辈。大家在演讲的时候都说:我们学风很好的!到教室,在桌下互相递钱和作业,两块一页;语数英好好听,政史稍微听听,生物地理睡觉,反正不用中考,那么认真干什么!

  他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抄作业,班长不理他了;地理成绩优异,可啥用都没有。咋回事呢?

  接着学吧,学,不要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