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须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考既要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也要在纸上进行。
——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对于做笔记,如果仅仅只是“拿来主义”的摘抄,相当于是把一样东西“转”了个手,“转”到了我们这里。
它可能很经典,很有价值,但是未必适合我们的使用语境。自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得“化”为己用才行。
然后,我们会发现,这个“化”过的东东,很久都不会忘记,甚至在更多地方,还能继续“化”,直到它根深蒂固地长在脑海里。
“化”字,就像一个透镜,把一条笔记的前后左右各个方位都探照得清清楚楚——这里可以用前面部分,那里可以用后半部分,那边还可以用引申意义,等等,不一而足。
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在“化”字上做得很不够。
我们看过一本书,读过一段文字,很激动,很感动,觉得写到了自己的心里,很想和朋友分享一下,酝酿情绪,准备开始,却发现自己说不清楚。
实际上,这是一种阅读的常态,也是一种需要我们警醒的状态,叫做“自以为懂”。看完了,我认为我懂了。
但是,这个“自以为懂”未必就是“真的懂了”。检验的标尺很简单,就是假设要讲给别人听。大家懂,才是真的懂。
基于这个假设,我们自然要去理解它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于我们最有启发或共鸣的点在哪里,这么梳理一通,它就完全“化”成我们的东西了。
如果再把它写下来,那又是一个整理语言的过程。动笔中,我们会发现之前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完善,可能有偏差,可能有更好的想法。最后成文,往往会比之前在脑子里梳理的想法更好。
所以,当某件事情触动了我们,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它,再
用文字整理记录下来。
笔记也是如此,不要照搬照抄,眼到,心到,手到,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它才能成为我们的骨血,能够滋养我们长出来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