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食物的法则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日本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他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然而当大机器时代来临,我们应对了无数的饭局,吃厌了大江南北形形色色的美味佳肴,见惯了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饕餮盛宴,却再也看不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细细咀嚼与品味,女人们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活,男人依旧在田间耕作,用的是最原始的器械,没有农药与毒害,一切收成交给老天去细数盘算,孩子陪着老人在院里乘凉,然后听一段久远的故事。炊烟升起来了,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桌前,等着饭菜上齐,仿佛在进行一项肃穆庄重的朝拜。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无关应酬,无关利益,只为心安。
日本美食家,京都知名料亭“木乃妇”第三代店主,高级侍酒师高桥拓儿将二十二年的料理经验颉取精华,著出《和食十品》一书,将十品料理一一细数,俞是深入了解,俞是觉得,日本料理凝聚了跨越时代的惊人智慧。料理的做法会因时而异,理念却是经由上千载的历史积淀而成,有着无可撼动、坚如磐石的根基。或许这便是日本料理的传统与法则吧。
(二)十品之中邂逅日本
十品者,分乃“八寸”、“造身”、“御椀”、“烧物”、“扬物”、“焚合”、“醋物”、“蒸物”、“饭、汤、香物”、“便当”此十样基本料理。
八寸为“下酒菜”,担任前菜的角色,烹饪方法不拘,煮、烤、炸、蒸、炒、拌均可。以八寸正方形衫木盒盛装,饰以海鲜与山菜。八寸尤其重视季节感,将日本农家习俗与中国文化杂糅。人日节烹煮“七草粥”,上巳则以白酒、菱饼、雏霰点缀,再加上蛤蜊清汤与散寿司,以祈女孩儿们一年都平安康健。更有端午、七夕、盂兰盆节等。
今人借着节日祭奠古人,古人遗留传统以慰今人。这一来一回,一祭一传,倒也雅致可叹。
众所周知,造身又名刺身。代表着日本独创的最高料理水平,一尾新鲜的鱼,一面刀与砧板,再加上一位手艺高超的料理师,不消一刻钟,便可令食物开出花儿来。日本北环千岛寒流,南临对马暖流,盛产鱼贝类海产品,数量可达三千种,其中最为你我熟知的恐怕是鲳鱼、鳕鱼、沙丁鱼、章鱼等。
制作烧物时,又不免把鱼类请来。买来粗盐或岩盐,均匀撒到白嫩待烤的香鱼身上,像一幕大雾降到了沼泽上,氤氲之中透着神秘,倒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单就这么静静观赏几十分钟,什么不做也是好的。腌制完成后,放在炉灶正中,用备长炭灼烤,眼看着水分蒸发到空气中,鱼皮慢慢变得焦黄,听着油摩擦炉灶发出的“滋滋”声,又闻见了不可言喻的香气,垂涎可止三尺?
难怪在日本流传着这样一则民谚“任何一位料理师都无法帮鱼类完成修行”
厨房另一边的陶瓷黑无须单扣砂锅中,又一美味正在酝酿。料理师依次向砂锅中加入了萃取昆布与柴鱼,蜂斗菜、山葵、野山药当然必不可少,只是这位匠人另外加入了秘制的酱料,出味后转小火慢炖,再将生鱼片滚过。关火,出锅,慢慢倒入青底花纹盖碗中,临上桌前轻轻放入玉萝卜雕花,想必能享用这饕餮盛宴的必定是极其幸福之人吧。
(三) 海啸来过,樱花还是开了
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在日本的文化中,好像鲜少能看到颓废的色彩,这一点从他们食物的发展中即可领悟到,精细、讲究、温暖、细水长流,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推动着日本的饮食文化不断往前。
日本人似乎很会享受生活,有次读到川端康成先生《花未眠》的一句话:“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我呆住了足足有五分钟,然后突然明白,或许美在于发现,在于机缘,是邂逅。于是再去理解先生的后一句“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我会不由自主想到‘活下去’”的含义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想象一副画面,傍晚时分的北海道,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黄昏的灯火在行人背后摇曳着,实像虚像交替重叠,在夜霭中朦胧暗流。道旁的小屋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细细雕琢着他的食物。灶台上炖着给老伴滋补身子的汤,蒸汽氤氲了窗棂,隐约能看到山上将融的雪。
寿司完成了,造身雕好了,碗盘摆放齐整了,生菜山椒粉等佐料一应俱全。香味四散开来,引得孩子们纷纷前来,吵嚷着要第一个下筷。老伴锻炼回来,身上还落着樱花的痕迹,合着香甜的味道先尝一口味增汤,砸砸嘴,赞不绝口。
曾经看到一句话,突然明白了推动着日本包括美食在内的多种文化传承发展的那股神秘力量是什么。
“ 在日本,
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
是一个快50岁的妇女,
指着树对我们说,
海啸虽然来过,但是樱花还是开了 ”
我很想把这句话记一辈子,遇到什么事情,就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