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彼得·蒂尔的《从0到1》,一本据说是创业必看的书籍,书单里各种推荐,终于翻开膜拜了。全书的论调在此且不谈,因为还没看完。就断章取义的看“竞争”这一小段,很有共鸣。
“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实际获得的却越来越少,我们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中”。这句话是第四章第47页的话。工作至今7年的自己,经历过那么多PK那么多争夺的场景,若有所思。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纷纷进入律所实习,卯足劲头考司法考试,学会了人际交往中的种种捷径和讨巧的方式,会抽烟喝酒的更胜一筹,实在不行埋头苦记报各种培训班只为争一张执业证书。竞争得激烈至此,又有多少人研究法律是该怎样去服务,无非是冲着背后的光鲜亮丽和不菲收入。这个过程中我确实迷茫又争不过,然后又转战其他领域去竞争。进入公司做个小雇员,竞争也如影随形。无论如何新人总是想升职加薪想获得boss认可,于是办公室政治也就成了竞争的产物。我属于反映迟钝的类型,没少犯傻,总是加班出力不讨好的员工,升不了职加不了薪。后来偶尔也遇到比我年长的同事,替我打包不平,指点着我去竞争,教我怎么和老板博弈,怎么打压新来的人员,果然有点效果。于是工作就随着竞争而时悲时喜,再也没有因为自己新掌握什么技能而开心,或者攻克了什么客户需求而雀跃了。是不是被困而不自觉了呢?
作者提及高等教育阶段的竞争更是严重。他说“优秀的学生自信地‘往高处走’,直到竞争激烈到把他们的梦想吞噬殆尽。”,突然觉得醍醐灌顶。无论你我曾经是不是优秀的学生,但不可避免都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竞争和淘汰。考研的时候,考公务员的时候,是不是都像过独木桥一样紧张?是不是看着过去的同学走在公务员岗位上当了科长、处长的,或者竞争上了某个公司的高管,心里酸酸的好不羡慕?他们在竞争中付出,在竞争中得到,你也是,我也是。但是,还有梦想的位置吗?我们是不是把梦想在竞争中忘却了?为了竞争我们改变自己,改变处理方式,改变着装礼仪,当然看起来越来越好,却很有可能就忘却了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之所以难得,恐怕就是因为竞争环境中不得不全力以赴,不得不舍弃。
这样的竞争,真的好吗?
我们放弃了梦想,忘记了曾经我想做什么,忘记了我爱做什么,不知道我人生追求的意义何在。不敢去追求我想要的,因为不体面、不光鲜,也可能完全不能糊口,然而真正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不正是这部分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这样的竞争,扼杀了梦想也罢,反而被无数人推崇,这样真的好吗?我们的价值观,真的没有被扭曲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