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老公闲聊,他让你把我写过的文章全存在电脑里面,以防丢失。他说,这么多东西都是你自己写的,一旦丢了,你再想写都写不出来,更别说想重新找到了。
本来平平常常的一句话,我突然就感觉到一丝恐慌,一点凄凉。
我问他,你说,如果哪一天我突然离世了,我写过的这些东西,我朋友圈里发的很多文字,要怎么处理?
他好像没太听明白,平静的说,只要你都存好了,它们就一直在。
可是我不在了呀,我都不在了,它们还在,又有什么意义?
话一出口,我的心瞬间被心底升起的茫然笼罩……
到了这个年龄,我们已经不止一次讨论生死,有时候是开玩笑:如果我先死了你要怎样?如果是你先走了,我要怎样?你觉得我俩谁先走比较好?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又要怎样?
每次讨论都很平静,但是平静的气氛里还是有一些被自己假设的场面影响到的悲凉心境。
结婚二十多年,我俩算得上恩爱夫妻,尤其最近几年,离开了原来的大家庭,孩子也大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吵越来越少了,年岁渐长的成熟和冷静,让我们越来越能够理性的处理彼此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感受感受到彼此间相濡以沫的依靠,觉得对方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好与不好都不可分割。
我们讨论生死,也有在病的时候,尤其是我,近几年经历过好几次有惊无险的生死考验,在被死亡的威胁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很多,没结婚的时候我想的最多的是父母,孩子小的时候我最放不下的是孩子,可是这两年,再遇到这样的事,我顾虑最多的是老公。
父母老了,他们除我之外还有两个儿子,虽然痛,但精神还有依托,儿子大了,他将有他的妻子儿女,他的事业,伤痛也会逐渐减轻,只有老公,他中年丧妻,这样的悲痛如何承受?而且以他的性格,他要多久才能去接受另一个人,然后再慢慢的和对方磨合?不是我,还有谁能这样心疼他,理解他?懂他?一个又一个孤独的日子,他又将如何度过?
我知道,这世上没有谁是绝对离不开谁的,可我也知道,有些痛,即使可以减轻,可以结疤,但是,在心底,却是永远不能愈合的。平常的日子里或许一切正常,可是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很多不经意的瞬间,痛会排山倒海的突然袭来,于是,所有的坚强所有的理智都会被瞬间吞没……
可是,今天又谈到了生死,在这个死亡还只是一个假设的时间里,我想到的不是父母,不是儿子,也不是老公,而是我自己。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满46周岁了,四舍五入,我已经是接近五十的人了,人生的路,我已经走了一大半了。
回顾过往的人生,幼年的记忆是一片空白,我能知道的都是父母亲朋嘴里描述的几个毫无美感的画面,疾病,瘦弱,在生死线上挣扎。童年的记忆也比较遥远了,除了因为时空阻隔而显得格外美好的故乡熟悉的生活,儿时玩伴一起的快乐,好像也没有多少值得留恋的东西。青少年时期是充满迷茫和困惑的一段时光,学业,爱情,未来,当时于我都是难解的谜题。
后来结婚,工作,开始了磕磕绊绊的柴米油盐的日子,经历了许多的波折,走过了许多的坎坷,终于在年近不惑之时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可以用心体验生命的美好了。所以,这个阶段的我,分外的珍惜我拥有的一切,爱我的和我爱的人,这种恬淡安闲的岁月,可以与自己对话的时刻,爱自己,也爱这个世界的感觉……
然而,就像一棵树,从萌发嫩芽,到花满枝头,只有结果的时候,才是生命最丰富最完满的时候,然而,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也是使命完成,将要迎来叶落枝枯,走向凋亡的时刻……
秋天已经到来?冬天还会远吗?
走过秋的静美,富足,就是冬的肃杀,寒冷,也就完成了生命的一次轮回。
可是树枯了,只要春风一吹,它还会绿意萌动,还会花满枝头,硕果累累,而人随着呼吸的停止,生命也就走向了终结,然后,就如泥如土,永远的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了。
庄子说,生命本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所以,死亡并不值得悲伤,一个人死了,就再也不用受世间任何人,任何事物的困扰,再没有担心,恐惧,痛苦了,所以,对于死者来说,死亡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对于生者来说,也该为他(她)高兴庆祝才对。
我本凡人,没有古圣先贤的达观通透,我知道,面对死亡的时候我还是会有恐惧,会有悲伤,会有许多的放不下。
但是这一刻,当死亡还只是一个假设命题的时候,我还可以冷静思考的时候,老子的生死观对于我,就是一种智慧的指引,让我看到死的平静,超然,从容。
一个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物,总要经历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即使是树,可以活百年,千年,最后也会走到尽头,如果这世间有所爱,爱过了就是拥有了,即使是一瞬,一瞬也可以是永恒,所以,死后若有灵,还可以继续爱自己所爱,只是换了形体,换了形式,死后若无灵,既化作泥土,化作尘烟,可以与天地同在,可以悠游于天地之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却不受肉体的束缚,不被世事所扰,岂不是进入了最理想的境界?
口腹之欲,情感所需,都不过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人所要满足的目标,可是,对于将要一个成泥成土,成尘成烟的逝者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如果我不在了,所有我世间留下的痕迹,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已不再属于我,带走或者不带走,都没有什么区别,物质上的东西,或者为后人带一点福利,或者成为爱我的人睹物思人的一点凭证,但到最后,也终将消失,精神上的东西,比如我写过的这些文字,或者我留给对方的情感上的记忆,不管于对方如何,于我,已经完全分离,好与不好,都已经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
一个人在世间走一圈,即使千古流芳,也是后人在按自己的需求有选择的吸收了他们所需的营养,如若遗臭万年,也是世人凭自己的好恶做出的评判。
可是无论流芳还是遗臭,都是别人的事儿,和自己关系不大了,更何况,无论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都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对于一个普通人,只有一句诗可以概括,那就是,“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所以,假如我不在了,就让我在这世间所有存在过的痕迹,都和我一样自然消失吧,所有我爱过的,我为之流过泪,流过汗,付出过心血的,都在我离开的那一刻,和我做彻底的分离吧。
而现在,我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需求的生命,虽然人生的路已经走了一大半,但是,接下来的日子还有很长,那就让我好好的活在当下,按一个肉体凡胎的正常方式,快乐着今日的快乐,苦恼着明日的苦恼,珍惜该珍惜的美好,放下该放下的担忧。
至于我不在了的以后要怎样,那已经不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了,我又何须为自己不能把控的事情劳神?
珍惜当下,把握现在,爱过就是拥有,一瞬也是永恒,那么就让这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一瞬,穿成精美的风铃,挂在我看向世界的窗口吧,阳光璀璨的日子看它熠熠生辉,风雨飘摇时刻,听它铿锵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