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委一号文件公布,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村级干部队伍是关键支撑。为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各地正积极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大对农村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这一举措关乎乡村发展的未来。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从产业转型升级到基层社会治理,从生态环境保护到公共服务提升,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来推动落实。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需求。培育农村青年后备干部,就是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具备创新思维和较强能力的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各地在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中,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在选拔环节,拓宽选人视野,广泛挖掘人才资源。有的地区通过深入调研,逐村逐户摸排,重点关注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群体。将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纳入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人才库。还有的地区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公告,吸引有志青年投身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宽了人才来源渠道。
选拔出优秀的后备干部后,培养培训至关重要。许多地方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利用节假日、春节返乡探亲等时间,对后备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为让后备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各地安排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项目建设等工作,并建立导师帮带制度,助力后备干部成长。在管理方面,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后备干部的年龄、学历、政治面貌等基本信息纳入台账,通过定期座谈、沟通和汇报,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及时调整不适应的人员,补充优秀人才。
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大对农村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是一项着眼长远的系统工程。通过精心选拔、用心培养、科学管理,到村“两委”换届之时,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农村青年干部,他们将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农村发展的崭新篇章,让乡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些后备干部的努力下,乡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