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宅”了?

今天和同事闲聊,说自己比较宅。20出头的小姑娘,不愿意出门游玩,更愿意在家打游戏,看动漫。

笔者也有颇有感触。想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下,为什么现在宅的人比较多了?

从远古至几十年前,中国一直是个农业为主的社会。相比发达国家譬如美国,农业方面我国的生产力还是比较低下的,只有互相协作才能生存。所以人和人的联系合作是必须得。不管是宗族,邻里。人和人的交往会比较紧密。同样因为互相需要,总体关系比较和谐。所以一直以来”社交”都没有成为社会问题。

而大量农民进城,因为工作形式不同,更需要的是单人专业性质比较强的岗位。生存并不主要依赖和他人合作。陌生社交不再作为生存的必要性。更多只是情感的补充。

城市生活节奏比较快,空余时间比较少,陌生社交的半径和节奏都在被无限压缩。因为市场的需求,网络社交,虚拟游戏等快速取代传统社交。年轻人宅在家里,躺在床上,既能休息身体,又能满足精神需求。

同样,因为日益激烈的社会矛盾,收入与社交所需的费用严重不匹配。同时,网络对个人一味的迎合,造成了以“我”为中心化思想严重,面对复杂的社交环境,较高的社交成本,年轻人对现实社交也越来越抵触。

分析至此,笔者也感叹,“科技,改变生活”确实不再是一句口号。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便利,也改变了我们很多的生活方式。进步,永远是把双刃剑。

我是心意斋主,一个跳出棋盘看棋局的棋子。

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